距離前次寫小屋的時間,應該有一個月以上了吧。
這一陣子忙東忙西的,其實還是很想求個正式的工作來做
即使心中這樣的希望,卻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啥地步。
學校的打工部分,雖說是陰錯陽差的結果使得自己有想要放棄那份薪,或許說有什麼不信任的存在吧?因為有更穩定的選擇,但在我眼中卻像是選了一個很不安的方案。
家裡也發生了點大小事,嗯…我要說什麼情理法當中的最後界線,法理需要的專業面還需要更多輔助來去減少誤解的問題嗎?雖然我對於國家機器的不信任感一直都很高。但是法理運作的背後,我不是很能想像這運作過程進行是怎麼回事。
最後,跟臺版DNF與韓版DNF相關的事情。恩…各家解讀各家視野,整個過程讓我覺得挺無聊的,連爭論的對焦點是二分法,讓問題好壞觀點都弄得整個混沌隱晦不明。而不論各種意義,我看到的每個層面意思上,都偏像於現實的'練功'(臺版雙方)與'練兵'(韓版),這是對所有事情看到的總結。不過Neople,似乎弄了一個更莫名其妙的東西出來了。
都新年了,腦子還得一直去分析各種事情。就不能讓我有輕鬆點觀察事情的方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