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之後,過了三個月左右終於把心得寫完。想說的好多,但怎麼寫都不對,總之還是勉強寫了出來(笑)。
《風起》給我一種感覺,這是一部相當任性、致意妄為的電影,不是年輕氣盛搞特立獨行的那種,而是那種嚴厲的父親叫你過來,泡了杯熱咖啡,用少有的溫柔語氣、非常任性地把他的想法通通告訴你的那種。
這給我一種感動,彷彿這個從小陪著我長大的老導演正對著說些甚麼,看的時候淡淡的,垂了幾滴淚,深深為音樂、音效與認真精良的製作著迷外,對於劇情其實沒有太多想法。
直到結尾字幕跑完後,我開始構思心得並且自問『我是不是真的感動』?那時沒有答案,因為有種情緒還深深地藏在心裡,恍恍惚惚的騎上車,仍然滿心問號。
但在回家路上,我卻突然淚流不止,眼淚鼻涕亂噴一把的騎機車真的很恐怖,默默拉下安全帽的防風罩就怕嚇著路人,情緒爬上心頭以後,真的停不下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淚水模糊了視線是很危險的一件事(笑)。
由於這段是要給還未進電影院看的朋友,所以就先不談些會劇透的東西。
我知道有些人說很無聊、不好看,覺得沉默缺乏起伏;我必須鄭重地說……請不要認為這是一部幻想電影,這是一部紀實劇情劇,會顯得有些無聊與沉悶,是因為這是一部描敘在那個大時代下,一名飛機設計師的故事。
你怎麼會期待看萊特兄弟傳時能得到慷慨激昂的劇情?你怎麼會覺得你讀愛迪生傳時可以獲得刺激的體驗?
在看這部電影時,第一件事是透過宮崎駿的鏡頭和久石讓的音樂去懷想那個時代,去體驗那個時代;這與過去的宮崎駿電影不同,過去的宮崎駿電影大多擁有很強悍的故事情節與幻想設定,人們會對於那些神奇的事物感到新奇而充滿興趣,這也是一般幻想小說慣用的手法。
然而紀實故事完完全全是另回事,紀實講究的是感受與懷念,所以去感受、去懷念吧,讓自己走進那段離我們既近又遠的時代,讓情緒歸屬於那個時代。
第二件事就是讓你自己與崛越二郎一起懷著夢想前進,我覺得重點是在於『夢想』這件事,不一定是飛機,請試著將崛越二郎的飛機夢代換成你的夢想,懷著那樣的心情去看這部電影。
直到電影的結尾,我產生一種恍惚感。
有點像喝醉了一般,情緒不是雀躍的,而是寧靜的,因為一個夢想剛在你心裡落幕,而一段輝煌也因而結束。
這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
宮崎駿曾說過自己有很多想拍的題材但不能拍,因為那些都不會賣;實際上《風起》和《紅豬》很相似,同樣不是很好賣的題材,但作為一位導演最後的長篇作品卻是再適合不過了。
誠心希望還未進電影院看本片的朋友們,本片實在不適合小孩,但仍可以帶小孩去看這部電影,小朋友們也許會覺得無聊甚至看不懂,但也許可以藉此讓他們體會一下實現夢想的態度與重量。
若要用簡單的話說完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在大時代中追尋夢想的愛情故事,一部在新時代裡上映的舊時代電影,懷舊,不像動畫,像一部有年紀的日劇。
以下可能會有劇透。
好(吸氣)。過了這麼久才寫心得,我想就讓我們來聊我哭些甚麼吧(握拳)!這樣感覺比較有熱血的感覺,這樣我應該就不會一邊寫一邊哭了吧!恩…這邏輯好像有點古怪啊~XD
首先呢……是關於實踐夢想這件事。
人的一生沒有多少個十年。
你會先花十年在愉快的童年裡成長(讓我們假定他是快樂的),接著你得再花十年在人生裡衝撞與碰壁,緊接著,就是人生裡最光輝的十年,理論上應該是最光輝的十年。
活力充沛、熱力四射的十年裡,有夢想的人肯定是充滿著熱情吧。
有多少人咬著牙撐著一個夢,突破再突破,無論最後落得甚麼下場,都前進著。
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
但實際上實踐夢想這件事,會讓你失去很多很多的東西,而且無法保證你能有所獲得。崛越二郎成功地開發出零戰,但那些美麗的飛機都成了殺人的工具,而且一架也不曾回來過。
而他失去了許多許多。
後悔了嗎?我很想這麼問。
問那位沉默寡言的飛機設計師,問那位性格剛烈的動畫導演,問我自己。
後悔了嗎?
後悔曾經為了不打斷靈感而翹課嗎?後悔把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投入在小說上嗎?後悔去構築一個自己軟弱的大腦無法承受的夢嗎?
後悔嗎?
恩……其實我後悔了唷。
後悔這個人生,後悔成為這個人。
非常後悔,非常非常非常後悔(很重要所以非常三次),我極端後悔……後悔我高中時期的迷途繞得太遠,後悔自己的浪費時間,後悔我自己沒有更加更加地燃燒我的十年。
我的十年啊,扣除掉吃飯睡覺搭車上班後,可能有三分之一投資在沒有結果的愛情,三分之一投資在遊戲、A片一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剩下三分之一,才擺進了夢想。
我後悔自己沒有盡力朝夢想奔馳,我後悔自己定不下心。
後悔不已,後悔沒有握緊拳頭就揮擊手臂,後悔沒有收緊小腹就拉了個高音。
情緒以此為基礎繞了起來,繞啊繞的。
零戰起飛的瞬間,我問自己,你呢?起飛了嗎?
還沒有唷,連跑道都還沒站上,遠遠的還沒有。
所以我很感動,對於崛越二郎的成功,同時也感受到他的悲傷。
很多東西離開了,而很多東西留在心頭,怎麼也不走,淚水就這樣囤積下來了。
第二個哭點是那些關於愛、愛,還有愛的事。
吉卜力的故事裡總會有個堅強的女主角,心靈強悍得讓人動容。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樣的女主角,希達、那烏西卡、琪琪、桑、雫、艾莉媞……都擁有同樣堅強的靈魂。
然而在《風起》裡,女主角的演出卻更讓我動容。
菜穗子在故事裡的展示的人生長度遠比過去所有吉卜力的女主角們都還要長,從女孩到少女,從少女到人妻。
像一株曇花,非常堅強的破土而出,盈盈而立,在最寒冬夜盛開,隔日朝陽未起便凋謝。
夜裡廊間,你湊巧路過一瞥,從此白色花朵在月夜下的模樣就留在你心底。
也許,還飄了點雪也說不定。
無疑的我迷上這個角色。對我而言,菜穗子與崛越二郎是同一類人,遇見夢想就緊捉不放的那種人。
也許她的夢想就是與崛越二郎一直一直在一起,她很堅強,甚至可以說是悍然的緊捉自己能掌握的一切。
就算在生命盡頭,依然沒有忘記要索取每一個親吻。
看到結局時,就會驚覺那些吻多麼充滿情感,多麼深沉且無奈,多麼努力在把握一切,多麼想守護彼此。
每一個親吻都是烙印,把你烙進我心裡,把我也烙進你腦海。
回家路上我第一個想起的場景,就是在火車上兩人初相遇的那一刻。
風吹了,唯有努力活著。
然後關於菜穗子與二郎的一切就再也停不下來了。他們真的真的非常努力的活著,努力的活過每分每秒,就算面對著死亡與毀滅也不曾鬆懈。
懷著這樣的情感,那時騎著機車的我與此時敲打鍵盤的我都哭了。
所以,做個總結吧。
日本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在我的認知裡,很少國家對於『死亡』與『毀滅』這麼熱衷,能把死亡的美描敘得絲絲入扣的國家大概就是日本了吧。
《風起》就是一個毀滅的故事。
那些注定毀滅的一切,包括零戰,包括菜穗子的結核病,包括當時的日本。那些無力去改變些甚麼人,一個個咬緊牙關的活著。
對我而言,這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品質保證的作畫、配音、音樂,附帶一提,我覺得庵野秀明配二郎非常適合,很多人說沒有情感,但崛越二郎感覺就是這樣的人呀。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並不是一部為了娛樂或是為了某一些特定群眾製作的電影,而是一部導演自己的電影。
宮崎駿是個反戰者,但同時也是個軍武迷。
戰爭是殘酷且具毀滅性的。
但戰爭裡散發出來的人類韌性,卻也是讓人無法移開雙眼的,那麼璀璨且美麗。
我認為理智的人才會有這種矛盾,對於戰爭反對,但對於戰爭有關的某些事物卻迷戀著。
這部電影完美的將宮崎駿這個人詮釋了出來,也詮釋了一個屬於日本的偉大世代,戰後的那群從廢墟中站起來的那個世代。
同時我認為這部電影適合現代日本,也同樣適合現代臺灣。
現代日本讓感覺充滿了許多得過且過,而臺灣也相同,我們同樣是正在失落的國家,過去的價值觀正逐步凋零,失去國家過去前進的動力,就像失了速的飛機,成為鐵製的昂貴棺材。
風還吹著嗎?願諸位心中的風不曾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