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嗒、
叮咚、聊天室的燈亮起,引起了她的注意。
A雅:
『怎麼辦?』
B希:
『怎麼了嗎?在煩惱什麼?』
A雅:
『我以前一個國中同學(xué)不理我了QAQ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C子:
『真的假的?!那妳要怎麼辦?從此不來往嗎?』
A雅:
『可是那麼多年的友情.........』
B希:
『我明白,我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
A雅:
『那麼....』
坐在電腦桌前的她嗤笑了聲。
看著那些對話,她深感無趣。
什麼討厭的、互相絕交的、互相利用的、最後又繞回到了友情。
都是一點也不懂得珍惜的人,才會犯下的錯誤。
對,不懂珍惜。
「不過既然會因為被討厭而感到難過,果然是過得太過悠逸了吧。」
習(xí)慣,是一種很要不得的惡性循環(huán)。
當(dāng)你因為一件事而難過,當(dāng)下可能心都快痛死了。
但一次兩次的,等到一切變成了習(xí)慣,就不會再也其他的感覺了。
這就是現(xiàn)實,過得太悠哉的人當(dāng)然還是難過得半死吧。
就像她們一樣。聊天室的對話還在繼續(xù)。
A雅:
『怎麼辦比較好呢?』
C子:
『如果她不理妳,那妳就別理他了吧。』
然後變成了,自我中心的惡性習(xí)慣。
為了保護自己,所以或許連原因都不需要的拋棄。
就是拋棄。
她們總是沒有想過別人那麼做的背後,又或者,她們自己也做過一樣的事。
所以理所當(dāng)然的怪罪於別人,讓自己一身純潔。
現(xiàn)實,團結(jié)力量大不是嗎?
三人成虎,所以什麼都有可能。
如果一開始能那麼決斷的話,又何必拉到公眾之下〝討論〞呢?
要絕交的話,何必再動手前再一次搏取他人的友情呢?
B希:
『我也是,以前我那個誰阿......』
翻舊帳了。
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話的可信度,也是讓自己融入發(fā)言者的話題中,不讓自己被排除在外。
可笑。
她只是看著聊天室,沒有參與半點對話。
因為不需要,也沒必要。
已經(jīng)有那麼多人〝安慰〞了,不需要再多她一個了。
而且,自己也沒有什麼〝感同身受的事〞可以講阿。
感同身受的,事情。
她從一開始,就是在圈子外頭的人。
做個盡職的旁觀者。
打從最初,她的友情就是不存在的。
在她身旁的,只剩下虛偽。
A雅:
『那好吧,我去找她談?wù)労昧恕!?/div>
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再發(fā)現(xiàn)一切如自己料中,又或者自己將事實帶往那個方向後。
最後裝模作樣的心痛。
就像一齣不受歡迎的戲一樣。
她冷眼旁觀著。
旁觀著那些虛偽。
她沒有失去過哪個朋友。
因為一開始就沒有。
既然沒有,也就沒有失去那回事了。
而她所經(jīng)歷的,是那些人永遠(yuǎn)不可能體會到的。
真的,太過幸福了。
A雅:『我不會失去妳們吧?』
又是爛問題。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的,不過就是一樣的鬧劇。
說不定在以前,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然後結(jié)局,是一樣的。
她不出言安慰,因為她沒有能感同身受的話題。
當(dāng)然,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心死了。
卑劣的人們,永遠(yuǎn)不會去關(guān)心那,被懷疑的人所受到的傷害。
很久很久以前,她就什麼都沒有了。
即使失去了,說不定也什麼都感覺不到吧。
這就是現(xiàn)實。
來自於人性的現(xiàn)實。
而那些人,恐怕永遠(yuǎn)也不會看清吧。
她笑著,始終不發(fā)一語。
然後,蓋上了筆電。
讓夜晚歸於寧靜。
FIN.
引用網(wǎng)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206074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