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色的車輪】是我在2011/08/01,也就是於現今約去年八月完成的作品。
大底上而言,算是我一路創作以來相對滿意的作品。
原因無他。
一篇作品要能寫到令自己滿意,我想對所有創作者都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即使當時有點滿意,作品還是可以找到許多缺點,如:
?整部作品嚴格來說只有四個角色
?巨人的部份感覺很像涼宮春日
?對話上大多數是主角的內心戲
就好比到了今天,我把這部作品一邊貼出來一邊自己再看一次,
不論是對話的用字用詞、部份的邏輯謬論,都還是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這部作品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不,應該說,
【我的創作大多數是想試自己沒看過的創作】
也因此如果以符合我的初衷,虹色的車輪是非常及格的。
女主角,阿黛勒?路德維希(Adele?Ludwig)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半句臺詞,
但是在營造她本人的感覺、思考跟反應,我覺得有到及格分。
尤其是寫【End】的時候,我覺得寫的非常順利。
再來,從虹色的幻雲以來,我發現我善長的手法大概不脫離三個點:
?只有一位或兩位的少年、少女們的奇幻故事
?主角是採用內心戲視點來跑戲
?跟現實有某種程度相關性的吐嘈
而虹色的車輪算是很有抓到我喜歡的步調,
也可能是因為這樣,雖然欠缺很多也尚有進步的空間,
但對我而言還是很滿意的作品。
這次最成功的角色之二?烏鴉。
因為我自己對於日文姓名的角色最近比較抗拒一點(但不會不使用)
所以我希望主要角色的稱呼方式是使用比較獨特一點,
但我受日本文化陶薰太深,所以對自己國家的名字也不那麼喜歡。
某天在決定角色名字的時候,我聽到朋友的朋友虛擬ID是【白熊】,
所以我就想說,那主角就叫白熊好了!
因為剛好是個算可靠的男主角。(雖然只是相對女主角太瘦弱)
而他的好夥伴名字我原本也遲遲生不出來,
所以就隨便決定是故事中主線【烏鴉之霜】的烏鴉來使用。
而【烏鴉】這個角色的原型來自於我一個朋友,
雖然他現在在國軍服役,我們也是比較多在網路見面。
不過他犀利的吐嘈在我剛踏進同人時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想也是這個角色這麼成功的原因吧
我對整個作品裡的看法,阿黛勒算是這個作品的核心之一,
這個作品之所以會誕生,全是因為『假如世界上有一個這樣的女孩子...』
其他的要素則是陸續拼上的東西,
像是暗黑破壞神二的【烏鴉之霜】、突然想到的【仙劍?!?br>一點一滴的拼成這個作品。
以前作(雖然不算續作)【虹色的幻雲】那樣的沉重收尾來說,
阿黛勒明顯得到的是一個幸福的結局。
對我來說,雖然是有點【迎合時代所好】,也就是人們對於別人的內心黑暗,
不再那麼需要,而是希望能夠【笑】來說,
我自己對這個結局也相當的開心。
怎麼說呢...
在寫小說的路上,
我學的太少、寫的不夠。
收獲太少、挫折感太多。
有時候發現自己,竟然有一天也到了這種不想再把人生投注在創作上,
而是把它當作興趣,一點一滴建立作品時,
總覺得是有點悲傷的事...想想自己曾經一心一意去努力創作,
但現在得到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我還需要看看更多的知識,才能寫出更好的小說。
我更要多看看別人的作品,才有跟自己的小說比較的對象。
雖然臺灣這個市場對國人的小說創作似乎不是那麼親切...
不過,如果對我來說這本來就不是吃飯的工作,
我想我也不會在意這部作品有十萬個人喜歡、還是有十個人喜歡。
那都是有人喜歡,會讓我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