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P
吸血鬼電影的分類
作者:黎斯特│2009-06-13 09:44:57│巴幣:0│人氣:1375
根據葛爾特的分類,吸血鬼電影應屬恐怖電影﹝horror film﹞中的「超自然電影」﹝supernatural stories﹞;
卡羅爾﹝Noel Carroll﹞則沒有明確劃分,但他以為恐怖電影普遍具有一種特色,
即試圖壓榨出觀眾的恐懼感。
這類電影會透過敘事結構和影像結構激發觀眾的「藝術恐懼」﹝art-horror﹞。
其中的異類﹝monster﹞多半屬於不潔、令人憎惡的生物,在電影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擾亂自然秩序,製造邪惡。
卡羅爾的定義顯然失之偏頗
以吸血鬼片為例,廿世紀的鬼有時風度翩翩,多情風流﹝如科波拉的卓九勒公爵﹞;
有時善感多愁,氣質溫柔﹝如「夜訪吸血鬼」的路易﹞;
他們的造型和言行正好和女吸血鬼的日益剽悍相反,我們甚至很少看到他們行使吸血鬼的權責。
對應女性角色時,他們竟也偶爾顯露慌張,不能理所當然,叫卡羅爾所規範的吸血鬼,根本涇渭分明。
吸血鬼兇猛路線的變革和廿世紀的各種文化政治、經濟活動關係密切。
仙特﹝Carol A.Sent﹞
在她的《十九世紀文學中的吸血鬼》﹝The Vampire in 19th Century English Listerature﹞一書中解析廿世紀男性吸血鬼的處境時說道:
「女性吸血鬼....傾向於取代十九紀中葉的男性吸血鬼地位」。
男性吸血鬼如今易感而溫和,大大不同於十九世紀前輩們的孔武有力,充滿肢體和政治權力。
因此,對流行敏感的好萊塢遂不免隨波逐流。
以九三年的「吸血鬼」和九四年的「夜訪吸血鬼」剛好註釋了好萊塢的「趨炎附勢」態度。
兩部電影都根據原著,卻同時叛離原著,逸出一般好萊塢恐怖片﹝horror film﹞的公式;
箇中原因當然摻雜了小說到電影的種種不得不的改編手段,增刪在所難免;
然而,「吸血鬼」的叛離不僅止於形式﹝九三年的「吸血鬼」在造型上有大膽的創新和變化﹞。
事實上,整個吸血鬼的文化在「夜訪吸血鬼」中已然經過大幅度的修整和解剖;
其強烈的文藝風格更使恐怖片的質素降至最低,
觀眾深感顫慄的,恐怕不是吸血鬼的牙齒,而是那盤結在吸血鬼之間的,「似曾相識」的生命糾纏。
鬼的情境彷彿是人自身困境的移植:
一部關於吸血鬼的類型電影卻婉轉地變化了形式上的局限和膚淺,深化了電影敘事的內涵。
那麼,類型電影的「形式」究竟為何?里奧以為類型電影必須遵守三大原則:
〔一〕、特有的表現手法與風貌;
〔二〕、可預期的故事結構與情節推展;
〔三〕、慣常的角色塑造與表演方式。
以九三、九四這兩部吸血鬼片為例,所有的電影宣傳都側重傳統噱頭--牙齒、血、鬼和女人,
前者的廣告不斷打出卓九勒公爵的鬼影和美女米娜的鏡頭,
大聲問觀眾擔不擔心鬼吻觸及美女白皙的頸項,
後者則派出湯姆.克魯斯隨片登臺,帥哥加牙齒加鬼魅的眼神;當然還是清楚的性暗示。
這自然是因應觀眾對吸血鬼影片的預設心理。
但是,如果影片本身只求如此鋪陳,了無新意,那就如同「西雅圖夜末眠」般,把人生「理所當然」得過分乏味了。
引用網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1658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