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聞~
以下紫字部分為引述,粗體部分為Pochafun自行標識
引自聯合報2011年7月15日的報導
政治受難者資料 上網記者:林河名 臺灣解除戒嚴今天滿廿四周年,一九六二年因「臺灣獨立聯盟案」入獄五年的政治受難者張茂雄,昨天發表「臺灣浩劫─戰後政治案件及受難者數位資料庫」。
張茂雄花十五年用「兩指神功」在電腦上敲打出來,記錄戰後到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解嚴之間,直接受害的政治受害者事蹟,共計一萬兩千五百四十一人,分為三千兩百五十案。這是第一個民間獨力完成的白色恐怖受害者線上資料庫。
據張茂雄蒐羅的資料,一萬多個受難者涵蓋,「年齡從十五歲少年到七十歲老翁都不放過」。他認為所有臺灣人都是戒嚴的受害者,故資料庫取名為「臺灣浩劫」。
張茂雄由當年同案被告施明德、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臺大哲學系兼任教授王曉波等人陪同,舉行資料庫發表會。施明德為張茂雄抱不平,認為這本就是公權力該做的事,卻由政治受害者獨力完成。
張茂雄說,身為戒嚴時期受害者,他苦於找不到完整資料,即使解嚴了,相關政府單位仍推說「年代久遠、已過保存年限銷毀」,沒有一個官員或單位勇於面對事實、承認錯誤,乃至公布真相。
「更令人失望的是,政權輪替後的民進黨政府,也只顧口頭宣示人權立國,從未真正口到、手到,實地挖掘這一段黑暗時代的真相。」張茂雄說,關心這一議題的朋友,面對的共同困難都是資料缺乏,他所蒐集到的資料僅是冰山一角。
吳乃德說,有人權學者為了研究,向「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申請查閱補償案件相關資料,卻被基金會「依法」打回票。政府部門僅把資料移交國家檔案局,卻很難使用。
下一則引自蘋果日報2011年7月15日的論壇
作者:張旖容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臺大醫學院或醫事人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實習屍體解剖學得不少的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
政府有責清償遺物
這是我外公黃溫恭先生在1953年被槍決前寫給我外婆的遺書,很遺憾的,他的心願並沒有實現。這五封遺書並沒有交還給家屬,而是和其他公文一起歸檔,最後進了國家檔案局。直到2008年我主動去檔案局申請才首次見到這些遺書的影本。然而這時我外婆已經失智而無法得知她的先生曾在56年前寫信給她了。因此,我們肯定政府歸還遺書的舉動,儘管並非出於主動。
身為政治受難者家屬,我在這裡有三點訴求:
第一、政府應主動清償未歸還的受難者遺物,主動聯絡家屬歸還。這不應該是家屬的責任,這是政府的責任。還有多少私人文件、私人物品流落在政府手中而家屬毫不知情?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做有系統清償及主動歸還。
第二、清理各機關檔案,建立各機關裁撤後相關移交法規。目前狀況是所有檔案及卷宗散落各機關,沒有統一歸檔並整理。公布加害者名單,建立加害者之牆。也許今日沒有法源依據把當初軍法官、保安司令部人員送上法庭,但我們應該有知的權利,我們要知道當初的加害者是誰,當初哪個軍法官承辦哪些案子,哪些案件又是由哪些特務偵辦,我認為政府應公布這方面資料並放在博物館供大眾參觀。
馬勿迴避蔣的惡行
第三、真正的認錯與道歉! 逝者已矣,生者我相信還不在少數。我希望聽見的道歉是某某人出來公開懺悔說他當年曾經偵辦或審判了哪些案件,而這是不對的,他在此為他所負責過的案件道歉。我的外公是當年留學日本的齒科醫師,回臺開業不久即被捕。國民黨的說法是一貫的匪諜和叛亂。一審軍法官判決十五年,公文送到蔣介石手上,他一句話改判成死刑。就這樣奪走我外公三十三歲的年輕生命。我相信除了蔣介石以外,其他整個國家共犯系統裡一定還有加害者活到現在。但是有任何一個人出來為他當年的行為道歉嗎?一個都沒有!我們要的不是一個總統代表空泛的道歉,再補發一張事隔數十年的名譽回復證書,但是加害者毫無反省認錯之心!並且應該比照二二八,把補償改成賠償。
另外我在這裡想公開告訴馬英九總統,當你在提及過去蔣介石的豐功偉業的時候,請你不要刻意忽略他獨裁、殺人如麻、滿手血腥的這一面。有多少的家庭,包括我家在內,因他而破碎!他並不是法官,當初憑著一己好惡就可以定人死罪,而這些被他判死的人他連見都沒見過。這樣的事情,於情、於法、於理都不容!希望馬總統能真正面對歷史,不該也不應迴避蔣介石罪大惡極的這部分!
作者為政治受難者家屬第三代
不過我沒找到那個資料庫在哪(毆)
以前也常聽老師在講,說國民黨把一堆戒嚴時期的檔案藏起來,不給研究人員查閱
所以至今仍有一堆懸案無法水落石出
只能探訪當事人,取得一些零星資訊
令人感慨的是,明明加害者可能還活著,卻不透露真相、情況
導致多少人下落不明,找也找不著
像位於六張犁的受難者亂葬崗,也是民間自行努力,到1993年才終於找到
這樣的情況,教受害者家屬怎麼能夠接受呢?
解決南非黑白衝突的曼德拉總統,是靠「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化解紛爭
利用政府公權力,積極調查過去迫害的事實
讓受害者陳述悲痛,要加害者承認錯誤並道歉
沒有承認錯誤與道歉,就無法撫平傷口
隨著時間過去,只會讓恨與不信任加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