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再論虎豹騎的組成與沿革
曹操最初起兵時其宿衛軍組成大約就是虎士,親兵,虎豹騎等等。
許褚傳:『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
典韋傳:『拜韋都尉,引置左右,將親兵數百人,常繞大帳。』
曹休傳:『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
由上述可知,這時期是由這三個單位完成宿衛曹操的工作。
而如同大家所知曹操起兵時其宿衛軍不單是侍衛,更隨著中軍轉戰南北。
其中虎豹騎大顯身手的紀錄最早可見於圍南皮之役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曹純傳:『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然而,關鍵在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爭烏桓大勝,徹底翦滅北方外患與袁氏餘孽後,曹操的領土與勢力已經膨脹到過去無法相比的地步,不可能單靠中軍完成對所有佔領區的控制。
於是他對其軍隊編制做了變動,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中護軍(開始冠有『中』字)於此下的軍事組織與成員皆一律擴編。其佔領區皆須留兵駐守,因此曹丕時代才成熟的外軍制與都督制於曹操統一北方後,逐漸浮上臺面。
另一方面,於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上表罷三公,恢復西漢制度,自領丞相,獨攬大權。中軍的規模逐漸走向正式編制。
雖然也有人認為,下列兩例雖沒明確指出『虎豹騎』三字,
仍可能是虎豹騎精彩作戰實例~~
其一,先主傳中:『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
此五千精騎可能是虎豹騎所構成。
其二,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
『又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耀日,賊益震懼。』,
『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
從虎騎二字推測,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可能也是『虎豹騎。』
但是令人起疑的是,這樣子的一批虎狼精悍之師在建安十六年『討平馬超』後
怎麼就消失於史冊了呢?
三,虎豹騎到哪裡去了呢?
其實在曹純傳中有一段敘述頗值得參考
魏書曰:『純以選為督,撫循甚得人心。及卒,有司白選代,太祖:“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遂不選。』
由於在建安十五年時,虎豹騎指揮官,曹純逝世。
曹操此時已有心改易虎豹騎編制遂不再選人領導虎豹騎。
至於建安十六年戰馬超時,虎豹騎已為曹操親自督領了。
而就在虎豹騎的名稱消失的那一年,另一軍團『武衛營』開始浮上臺面了~~
許褚傳:『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
由此可知虎豹騎在關中『平馬超』做出他們的壓軸之秀後,
曹操即任命許褚為武衛中郎將,
收編許褚的虎士,典韋的親兵以及虎豹騎,
統整為新單位。『武衛營』
而『武衛營』往後就正式成為曹魏帝國的中軍
而虎豹騎也『融入』正式中軍體制裡。
在曹丕繼位後,許褚則遷為『武衛將軍』,
職責為『都督中軍宿衛禁兵』(此軍為宿衛軍中最親近皇帝的軍隊)
按曹丕稱帝後,包括繼任的明帝已較少親征,
所以宿衛軍也比較不會像曹操時代到處轉戰南北。
(曹丕之後東南西北戰防線都駐有『外軍』,設有『都督』負責了)
而曹丕時宿衛禁軍之責,明顯就託付給許褚負責了。
虎豹騎也不再名傳了。(但曹丕之後,武衛將軍一職還是多由曹氏宗族,如曹爽和曹訓出任)
---------------------------------------------------------------------------------
另外這也不是說,宿衛禁軍武衛營完全由許褚全權處理,他還是有直屬上司的~~
在晉書職官中有載:『文帝踐阼,始置領軍將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等三營。』
(由於曹休也曾領虎豹騎宿衛,因此文帝時虎豹騎應是早已融入這些宿衛營之中了)
看來文帝初年以曹休統領大部分宿衛軍,其職權可能還高於武衛營的武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