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SNS的出發點
就是用網路給人,上網問各種奇怪的問題
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是如此
就如同現在的脆,推特、抖音 已經算很成熟的了
一種簡單的標籤就類似是
#有問題就問脆
脆上面都是陌生人?
一般人在滑SNS的時候,會看到留言
點讚,留言回應 文字、照片、貼圖,非常方便
過程都是幾秒鐘就完成,比現實中交流還快速許多
所以熱門話題,回應都是很熱絡
但由於網路上怪人也不少,甚至會引發一些爭端
讓SNS變成為了吸引他人注意力的工具也說不定
比較友善點的,像是古早一點的 奇摩知識家 就有些 OO哥 XX姊 因此出名
延續至今日
GOOGLE的橫空出世,跟SNS用法不一樣了,GOOGLE是給了另一條路線
當有個問題不想讓人知道,卻又想有個方便解答的管道
直接上網查詢即有大量類似的文章可供參考
也許
SNS還有種特殊魅力
比如滑到一篇文章,開始可能讚數才20個,過一陣子再滑到 看到4000讚
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
WIKI
社群網路服務(英語: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或社群網路站點(英語:social networking site)是一種線上社群媒體平臺,人們可以通過它來建立與其他人分享類似個人或職業內容、興趣、活動、背景或現實生活聯絡的社群網路或社交關係。大多數社群網路都提供多種讓使用者互動和交流的方式,如聊天、發郵件、影音、檔案分享、部落格、新聞群組等。
有些新聞,會引用網路資訊來作新聞
所以這種想法就也同時出現了,與其看新聞被記者"加料"餵食 那還不如我上網自己看這些東西
編輯文章者,為了讓文章看起來聳動 會在標題弄一些跟原意不同的,來吸引流量
所以
雖然SNS雜亂了一點,但網站也有提供"我不喜灣這則貼文"的選項可以使用
長期使用後,能減少不喜歡的類似貼文出現 就會讓使用者越用越舒服
讓使用者有黏著度,也可能變成"同溫層"
同溫層的好壞?
這點因人而異
要避免視聽內容過於偏聽,還是要從個人使用習慣去改變
但對於不想花費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人來說,同溫層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其他
近兩天在脆上面的爭議話題之一
哈士奇 以及炸蛋蔥油餅
新聞
道歉!Rap諷「西門町炸彈蔥油餅攤車起火」 街頭藝人慘遭出征
搜尋 哈士奇
搜尋 炸彈蔥油餅
如何正確打開SNS?
個人覺得 很難去定義
可能還是老樣子,多看、多聽、少評論
就像作為一個新人,要融入一個人類社會、團體,應該慎言、慎行
像下面這篇文,其實就用一個蠻簡單的出發點道出一個問題點
不想被評論就不要把自己私事公開寫到脆
脆的演算法就是會讓一堆陌生人看到你的奇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