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藏高原,作為佛壇重鎮,於此修行的僧人無一不是沉受高山寒苦。
於此淬鍊無數高僧,無數學佛者仰名而來,亦有諸多無所適從而無奈下山。
於此,一處小小的道場內,燈火闌珊。
一尼僧坐禪於此,孤身一人,宛若木雕待上不知多少時辰。
她氣色紅潤,呼吸平順,即便身形未動,卻仍能感受生命力。
德慶拉姆,這是她的名字,僅年過二八卻已看透人生悲涼。
大慈大悲心慧明妃,經歷無數苦難與背叛,最終仍毅然決行佛法。
然而,過去的苦難卻令她喪失情感。
她已無喜悲,亦無憂苦,所支持的只有心向佛法。
『甚悲!不足!』
剎那,幽暗的空間呼現金燦火光,昂揚的女聲迴盪在這空間。
拉姆眼前的兩根蠟燭,燃燒出熊熊大火。
卻不讓人畏懼,一股從未有的生命力撲面而來。
而照耀而出的影子,是一名靈動的妙齡女子,以舞姿為型,身纏火、手持金剛杵。
拙火之尊之姿、生命之拙火本尊。
明妃之首、持金剛神、降伏魔仇攝十法界之者。
──金剛亥母。
「師尊?!?br> 坐禪之姿的拉姆沒有旋身,但以拜敬之姿對火以禮。
『愛徒拉姆!叫汝去見見世面,還尚未能有喚醒情慾麼?』
背後的佛母之影語調高揚,帶點玩世不恭,與世間佛沉穩之形象大相逕庭。
「弟子……不明白?!估窊u了搖頭。
「為佛者要往佛道涅槃。
需斬七情六慾、二執、四相。
弟子以消人之情,不以邁入一大步?」
拉姆一問。
對她而言,往佛道需捨棄許多執念。
但失去情感的她,某種程度上開始符合了成佛的條件。
世上所有執念與錯誤,皆為情所苦,因情而誤,不是佛法之道。
金剛亥母聞此笑然一稱。
『為佛道須悟無上正等正覺,不能知曉情之者,宛若空中樓閣?!?br>
無上正等正覺,係指──
對一個事物擁有至高無上的,又正確又徹底的覺悟。
聽似好懂,但何謂至高無上?何謂正確?何謂徹底?
在不明白這些前,不可能,亦不可行。
因為一但對錯誤的方向產生覺悟,即為走火入魔。
──為佛之人,必須避免這些錯誤。
「……空中樓閣,是沒有,地基?」
拉姆歪了歪頭,憑藉她的理智而想出的答案。
『恩,不愧是妾身的弟子,聰慧!』
金剛亥母笑著讚許的同時,在拉姆眼前,燃燒出了三個圓圈。
感性
理性 獸性
『此即是生命的三相。
理性、感性,獸性。
這三份意志,支持著生命的存在?!?br>
『萬般生命皆有程度不一的三相。
而越完整的生命,三相就會越平衡。如正常的
「人」即是如此。
而越不完整的生命,甚至不是生命者,都能用此標準衡量。
徒有理性為機械。
徒有感性為癲狂。
徒有獸性為畜生。
反之,缺失任何一項,亦是不完整的生命,
比如一個完全沒有理性的存在,縱使有感性獸性,正常也不會亦不能稱為人。』
「……師尊,這是稱弟子不是人?」
拉姆沒有任何的感情,只是出口詢問。
『──為師相信弟子內心的感情只是因病封閉了。
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真就當不成人啦。』
金剛亥母尷尬的笑了一笑,她可沒有貶損弟子的意圖。
『弟子喲!想一想,汝可知道為何會有「活佛」的存在與稱呼麼?』
拉姆想了一想──
「……莫非,佛都不是活著的?」
『佛為超越三行五界,開悟知曉無上正等正覺者。
反過來說,即是捨棄一切有形之身,與無型之執
如此存在,還能被稱之為生命麼?是的,佛,並不能稱為人,甚至生物也不能。』
這時金剛亥母拍了拍胸脯,陰影的頭顱也隨之甩動。
『但不是生命,不意味著不存在,只是轉換了存在的形式,正如師尊一般?!?br>
對此,拉姆心中繼續思考──
「……那麼,為何成佛需要捨棄這些,在下卻又被師尊稱之為空中樓閣呢?!?br>
這時,金剛亥母合掌一拍。
『乃因無上正等正覺從此而生,生命的三相,即為地基。』
感性
覺悟
理性 獸性
此刻,三個圓圈中央,大大的浮現了「覺悟」二字。
『佛祖曾修六年苦行。
日食一麻一米,身若枯槁,僅有皮骨相連
在彌留之際,卻驚覺苦行無用,而這是為何?』
『所謂獸性──也就是「本能」的存在
不正是生命最低限度保持自身存在的意志麼?』
此豈是無用之物?又何能任意否定了?又何能任意捨棄了?』
『佛祖因此悟出了「中道」,遠離二邊的極端定義。
任何事物的存在皆有意義,但其意義取決於每個生命的看法
因此,佛祖以自我為本,於中道之中,詢問萬般生命對世界萬般存在的看法?!?br> 最後,佛祖從中道觀察世界的結果,終於得到了領悟,得無上正等正覺?!?br>
拉姆稍稍的睜開了眼睛,明白了道理──
「也就是說,要成為佛之前,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麼?」
『正是如此,
如果不知理性,那將沒有智慧,而則不明道理。
如果不知感性,那將喪失感情,而則不成信念。
如果不知獸性,那將失去生命,而則不在世上?!?br>
『道理、信念、與生存──
不只是佛,不只是人,世上萬般生命的「覺悟」
都是從這三者的體悟中做出取捨,而能捨棄二邊,選則自身的「正道」?!?br>
『知曉道理之極飛昇天理的神──
知曉信念之極造就奇蹟的人──
知曉生存之極化做修羅的魔──
這三者因「覺悟」而到達「極致」者,都曾經擁有或感悟過生命的三相?!?/div>
這時,眼前的蠟燭被影子隔空抓了起來,然後又放了下去。
『吾等佛家,常言「放下」
但不曾擁有,又何從「放下」?
不明白情感為何物,又要如何證得自己真正不需要了?
用著凡人間的比喻,就好比買不起某些貴物,卻說自己不需要一樣。
究竟是真的不需要?還是沒有能力實踐?許多常世之人常會誤以為此。
而未曾實踐,未曾理解,又談何知曉完整的生命為何,又何以從中取得覺悟呢?』
「……原來,如此?!?br> 拉姆明白了這個道理,但這時,她的內心卻浮現了一個莫名的悸動。
「敢問師尊,究竟成佛究竟是好是壞?」
究竟是什麼,她也說不明白,但她能稍微感受到───
──而金剛亥母哈哈笑了兩句,感受到那份悸動而稍顯欣慰。
『這就要取決於汝怎麼想了,可愛的弟子呦。
且不正因為汝的生命的三相不完整,才會想不透,問此問題麼?』
『中道即中性,對一切存在沒有好壞一說
全看萬般生命藉由三相獲得經驗,所做出對自身的「道」的解答。
而三相不完整的生命,便難以找到自身的解答,自然也就覺悟不了了?!?br>
『啊,雖然換個角度來說……
成佛,就不再是人了,這與世間人們追求的「幸?!勾笙噢熗?br> 這也是為何人們會認為出家修行是非常辛苦,而不會人人想成佛的關係?!?br>
『但追求幸福,本身就不是一件錯事,
因為幸福,其實就是萬般生命以各自的經驗,構築出各自「理想的存在方式」
『而這,其實也是一種覺悟。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覺悟者恆幸?!?br>
──覺悟成佛的吾等,或想覺悟成佛的僧者……
也不過是萬般生命所追求的「理想存在」,其中一種形式罷了。』
『所以,成為佛是汝的覺悟,或者幸福麼?
在汝找回封閉的感情之前,是得不出答案的,親愛的弟子呦。
畢竟汝也不知道汝到底是真的喜歡還是不喜歡嘛,嘻嘻。』
「……弟子明白?!?br> 拉姆捧著自身胸口,靜靜地思考著。
為何自己還堅持著佛道與慈愛?
那是他曾經有過的東西,且這份意志一直存在。
──但如果感情缺失,這份意志,這份覺悟,會不會逐漸消失呢?
如果真的消失了,自己會接受麼?
拉姆在內心中,浮現了答案。
───不想。
『而這就是情感喔,好好努力找回汝的情感吧?!?br>
字數2739
引用網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590815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