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類似上述的臺詞。然而這一幕結束後,下一幕突然接到寧華的獨白:「我只是一直擔任傾聽者的角色?!?/div>
當時劇情才剛開始而已,感覺只從短短幾句很平常的聊天臺詞,猛然跳到這個結論有些太快。
如果是溫伶一直霹靂啪啦的講個不停,就算寧華欲言又止仍然無視;又或者方承皓過度謙虛,讓寧華滿腔忌妒怒火,卻無法吐出,產(chǎn)生了不快??瓷先ビX得比較容易理解。
走位的部分,也有一幕我覺得稍微奇怪。
黃彥儒跟寧華談分手那邊。當寧華拋下憤怒後:「你真的既自私又過分。」氣沖沖地轉身離去時,原本在一旁抱頭啜泣的粉色人格(應雪)也像沒事一樣快步站起來,淡定的離去。
確實應雪只是寧華的人格,跟著她的肉身離開很正常。如果能加上一些掩面、吸淚水的動作就更好了。
三.演員心得
寧華是本劇最重要的主角,所有的破事都圍繞在她身上展開。整部劇看完真的很心疼她。
一開始的她順著應雪的提議,把自己的真心隱藏起來。這麼做確實讓她成為受人喜愛的存在,但心底也不時冒出有苦難言的哀歎。她那緩慢又沉重的語氣貫穿全劇,很能製造壓抑的氣氛。
到後來她順應自己內心,把心底埋藏的真實全數(shù)挖出來,沒想到導致了更壞的結果。最後她想通了,選擇不帶恨意的終結自己生命。
除了哀嘆的語氣外,演員的其他聲線亦值得稱讚。
我能感受到她面對溫伶愛意的無奈;還有她直面黃彥儒時,那沒有釐清自己感情的遺憾;以及她收到方承皓的鼓勵後,語調裡首次添加溫情的坦誠。
此外,她每一幕情緒爆發(fā)的情節(jié)毫無差錯、話語流暢、情緒自然。每每瀕臨崩潰、痛哭失聲的當下,總能讓人聽得心頭一揪,實在很棒。
最後提一下她的音量。一開始她說話的音量真的很小聲,我有聽出妳的情緒了,但完全聽不到妳在講什麼。還好後來有調整回來。
妳後來的聲音完全不會太大聲,非常剛好。請別在舞臺上突然迸出一句慌張的氣音。
=========
應雪畢竟是寧華的其中一個人格,另外三人都將其視為寧華本人。這個細節(jié)要到某一幕開始才會明朗,第一幕我還把她誤會成她的控制狂家人。
她那不顧慮寧華心情的行動,完全基於非??植赖睦碛伞肝沂菫閵吅??!箍刂茖幦A成為如水一般,順應別人改變形狀的樣子。
就算她後來招致黃彥儒的冷漠以待、以及溫伶遞來愈加沉重的愛意時,不僅仍然執(zhí)迷不悟,反而怪罪說出實話的寧華本人。很符合人設。
確實對她來說,一直以來貫徹的價值觀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接受的。
在演員聲線上,感覺應雪有營造出比較刻意的抑揚頓挫。她在第一幕緊擁寧華不放的行為,佐以城府很深,頗有控制欲的聲線,馬上能聯(lián)想到角色的個性,非常好。
=========
黎臻同樣是寧華的另一個人格,大家都視為她是寧華。代表著寧華隱匿自己,默默流淚、受苦受難的真心。亦是劇中唸日記的開場人物。
其實剛開始,我本以為她是類似旁白的人設,直到黃彥儒登場後突然稱呼她為「寧華」,才豁然開朗。這伏筆埋的還真隱晦。
個性上如同前面所述,她毫無怨言,默默吸收著寧華的一切負面情緒。這個性格從她後面與寧華對話當中,仔細聽那滿溢柔和的溫情語調就能體會。
關於她的聲線,最喜歡的是她唸最後的日記「十一點……五十九分……」那一段,那個漸漸沒入空氣中的沉重語調。
=========
溫伶的人設上對寧華有著超越友誼的情感,亦有紀錄寧華一切行為的恐怖情人傾向。
她的行動邏輯完全基於對寧華的「愛」,純粹但也瘋狂的愛。
因為愛她,才千方百計地想瞭解她的一舉一動;因為愛她,才對接近寧華的人表露敵意,害怕她與別人相處時受到傷害。
也因為愛她,最後才拿刀刺向自己。我想,溫伶想讓自己深刻的烙印在她的心裡,一輩子揮之不去,能使自己的形象一輩子住在她心裡,這樣她也覺得值得了。
諷刺的是,割脖自刎的溫伶竟然被救活了。反而是寧華的死在她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
結局時只能讀著她的日記,一邊暗自悔恨自己過往的行為。一邊改過自新,以自己為重心活出人生。
再來是關於她的聲線。與寧華對戲時,愈到後面,她那表面溫柔,暗地滿溢瘋狂、波濤洶湧的情調就愈明顯,令人直冒冷汗。
對待他人,尤其接近寧華的人時,語氣中聽出滿滿的敵意,既強勢又不友善。
有趣的是,當她願意跟別人分享寧華的事情時,語氣裡就像有粉紅泡泡那樣,雖然充滿喜歡的情緒,但沒有暗地那種瘋狂的情感。
=========
黃彥儒的個性很有趣。明明深知這世上多的是只想聽好聽話、對於別人缺陷敬而遠之的人;明明渴望另一半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成為互補的存在。
然而,他根本是雙標。
當他看到寧華拿出大眾小說的詩集後,竟大肆唾棄,還高談闊論不齒大眾作品的不滿。這段他的語調十分扭曲,好像他一直堅持這是正確的事情一般。
這並非是毀人設,而是諷刺地合乎人設。黃彥儒初的身份是「暢銷的大眾小說家」。明明不齒大眾作品,卻甘願讓自己與大眾文學並肩,可見雙標到一個極致。
他的個性也讓我很討厭這個角色,可說是塑造的非常成功。
當然,黃彥儒並非沒有成長。他因為寧華的死亡,自己也有了新的體悟,新的感嘆。最後他與溫伶的對話之中,那扭曲的語氣不復存在了。
順帶一提,他的演員在細節(jié)上有個動作值得稱讚。
在麥克風出現(xiàn)爆音、甚至有收不到聲音的情況時,他不只以最自然的方式調整麥克風,也不忘提高音量繼續(xù)演戲。這個時機抓的十分恰好,看上去完全不會有突兀感。
=========
方承皓在劇中有著樂觀的暖男性格。他很重視寧華的感受,拚盡全力安撫寧華,只為了助她早日走出陰霾。
他或許聽到了寧華話語裡的弦外之音,始終未有放棄拯救她。儘管一度有成功,結果寧華體悟到的答案「告別自己」,完全跟方承皓的冀望事與願違。
結尾的他,仍然沒有走出寧華死亡心結的原因,我有自己的猜測。
我想,他與黃彥儒、溫伶心知肚明自己做的是壞事非常不同,他一直認為自己做的是好事,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拯救」她的。
然而好事卻沒有好結果,他的朋友終究是走了,使他被傷的最深。
接著說他的聲線。語調中表現(xiàn)出了樂觀與關懷。他與寧華對戲之時,語氣充滿了助人的堅定決心。其結局算是我第二心疼的角色。
四.總結
這次的戲劇不只令人震撼、還引出大家的驚嘆。若細細品味,也能體會角色的人生與內涵,是部非常好的舞臺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