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沒有收任何一分錢,我去龍祥旗下的電影院看的,自己掏的票錢,340含爆米花飲料,多給五塊升級成美式咖啡共三百四十五(光說餐飲這部分,我覺得實在是相當便宜)。
先說無雷的結論,這是一部有誠意也有想法的電影,拋開電影外的八卦,值得一看。在下一張圖片之後會開始有雷的雜談討論,建議直接滑到最下面給讚(如果你介意劇情上的討論的話)。
保險起見再多防雷兩行
保險起見再多防雷一行
保險桿到此結束
簡介
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電影,盡管有許多導演或者編劇有些拿捏不住的地方,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而我也很樂見國片在這個類型上開展了屬於自己的腳步。
距離我們上一次看到國片的動作片,可能還是五年前的〈狂徒〉,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些微國片打戲的功底,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五年後,我們迎來了周處除三害。
這部片是一個通緝犯眼見自己時日無多,想要為民除害的故事。整體基調寫實昏暗,甚至有種〈陽光普照〉的感覺。講述的故事絕大多數有收回來,但一些邊角的枝微末節如果能夠排除會更好(後面慢慢講)。
一直以來,我很少會覺得國片的預算充足,即使是香港導演,某些調度跟場景會因為電影工業的技術等要素而沒有辦法完成。舉例來說,痞子英雄裡面的炸飛機,可能十年只會在國片裡面看到一兩次。
但在周處除三害裡面,我看到了在這些小土地上能夠完成的動作路線,以及我們能夠走的動作片模式(但製作成本,應該也是挺高的)。
動作片
當我們在看動作片的時候,我們會看什麼?動作,以及動作以外的,動機。
雖然臺灣動作片也沒幾部,很容易就會突破新高度,但周處除三害在動作戲上的誠意確實是能讓人感受到的。在某些好萊塢電影中,會使用快速的剪切來造成打擊感以及動作速度,但本質上就是動作沒有辦法做完全。
當一個打戲幾乎一拳切一個鏡頭的時候,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打戲的敷衍程度。概念上越能夠用連續的鏡頭表達演員的動作,在觀影上體驗會越好。以本片來說,關鍵的幾場戲已經鋪出了很多演員從續力、發力甚至到收尾的動作,也不會用快切特寫敷衍觀眾。
甚至,很多地方打起來觀感上都非常暴力且痛苦,至少在力量上超乎了我對於國片的期待。那種很痛的感覺甚至在好萊塢電影裡面都難以見得,確實是一個出彩的地方。
但他終究不會像是歐美動作片從頭打到尾的故事,甚至也不是韓國黑幫動作電影的打。
周處的故事發展,不知為何很文藝,難道是國片就要走這種路線嗎。
文藝劇情
這邊看到文藝先不用退卻,我覺得故事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在有限的劇情時長中,打了該打的,也說完了該說的故事。
我假設看到這裡的人都已經看過電影了。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有著很單純的典故架構,因此做為觀眾我們其實很清楚故事應該要帶來什麼。而電影也實現了那個承諾,只是我們未必獲得了我們所期待的故事收尾。
得知傷病,開始尋找三害,除害,收尾。
我其實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個角色到底轉變了什麼,但是電影故事裡面對於這個角色的視角轉變了。某個程度上,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毛病,但因為電影裡面其他的部分做的很出色,所以我會先給文藝劇情這邊過,等一下後面雜談之後再來吐槽(唉我怎麼都是在雜談吐槽)。
邊寫邊想,我終於還是找到了這部片沒有入圍劇情片的理由。
觀影體驗
這部片兩個小時多一點,實際體感相當的快,演員表現除了女醫生之外都挺好(雖然女醫生關鍵吃重,但對白念起來就是有種不協調感)。
畫面表現除了一兩幕有調色出問題的地方,整體還行;運鏡在澎湖的小屋裡面有一些不太協調的地方,但整體也給過(這一些部分主要是個人在傳播系所裡面科班的意見,跟實作有些距離,如有同行,以您為準)。
故事的部分確實如上面那張圖,不好預測,也充滿期待,至少,我就很好奇後面每一害會有什麼背景故事,以及周處要怎麼結尾。而這部片的開局,又是加分中的加分(雖然我覺得另外一個黑道同仁念的對白很不自然)。
我覺得度過了很棒的下午。
電影雜談(真的會有劇透了喔)
以下就要來開始我的電影吐槽以及個人電影觀的輸出,如果喜歡正經評論的可以看到上面就好。我甚至想說,寫這邊的時候才是我比較快樂的時候,因為吐槽總是比較容易,而且跟有看過的人試圖找到一些共鳴,也是比較有趣的。
前面的拉絲燈效
在小美理髮店附近劇情以及前半部各種晚上的場景,都有一大堆光源。而電影鏡頭的效果導致了他們就是滿滿的橫線。這個屬於個人美感偏好,但我覺得是有點太多了,跟故事要表達的內容也不是很適合。
男主角的故事
我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男主角的帥,讓我們忘記他是一個黑道槍手、通緝犯?
以我來說,我對於這個角色的認知就停留在一個很酷的年輕人上。對於他的壞,他的惡其實沒有太多的感覺。因此到後面我甚至有種罪不致死的感覺,也很訝異就這樣判了死刑。
剛剛順手掃了一下其他人的影評,發現故事是有嘗試描述男主角在遇到小美之後的成長。
但我沒看出來。
我沒看出他在遇到小美之後做出了什麼改變,對於要除惡的念頭、對於殺人的執念等等,都好像,沒有改變過。
以感情線來講,我可以理解小美因為上一代的悲劇而喜歡上男主,但對於反過來,我沒有什麼感覺。
周處最後伏法,我覺得是最難以預料的結局。但也許,是為了要配合某種文化審查的不得不(希望不是)。
如果故事換一個角度來拍,例如小美,也許就會產生人物的性格轉變。或者是警察的復仇故事,也許也有一番劇情可說。但我們看到的主角,就是這樣了。
警察的故事
警察很帥,我前面看到他跟主角的打戲,以為會有更多發揮,但可惜只是一個劇情的工具人。我很想知道他為什麼連續四年都對這個人這麼執著,而他任職的轄區又因為什麼理由而變換。
此外,作為公祭上顧門的警察,他背後有沒有黑道勢力,到底是不是專程來抓男主的?
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發揮。但電影裡面選擇留白,我覺得沒有比較差,也挺好。
女醫生的故事
女醫生的故事是最牽強的,我也很討厭這個角色(非針對演員)。
最後他去探監的時候,看到頭上的痕跡我還以為也被抓進去,想了一下才想到是化療。
為何牽強?我不太相信將死之人其言也善,或者突然幡然悔悟的情節。更別說要拐騙別人去投案,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如果直接說誤診或是拿錯光片,我倒也覺得說得過去,也是一種鋪陳方式。
甚至對於這個醫生的黑道醫生,明明可以有更多的故事,但,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會誤以為是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媽媽(算我智商不構)。總之,就是蠻多容易讓觀眾迷惑的地方。但想來想去,也不覺得刪掉會比較好,可能還是補充一下前情例如在臺詞裡面加入一些當初相見的時候的一些東西,會比較飽滿。
香港仔的故事
這個人很壞,腦子有點問題。對我來說,比主角更像是壞人,至少在劇本上是這樣。但可惜他的情緒無常只限制在了一個很小的片段中,比較可惜。最後的迴光返照可能因為語言的關係,缺少了一點昇華。
教宗的故事
劇情到這邊整個畫風改變,是一個大膽之舉,只要在多加半分鐘讓主角待在那邊久一點點,就會讓故事更融洽。否則,看起來就好像是加入組織之後立刻發現不對勁然後離開(就像現在這樣)。
教宗房間的運鏡吐槽
教宗把骨灰放到房間桌上的那個運鏡,是我看到比較突兀的運鏡。印象中是先跟著人物軌跡搖了之後,對著關注點放大。中間沒有切景別所帶來的效果就是展現一種窺視的感覺,然而後面並沒有一個人在窺視,可能就是要做給觀眾窺視吧,總之我覺得不太對勁,是我的話可能只會有一個把骨灰提回房間的半身景,然後放到桌上的特寫。
關於這部電影裡面跟一些電影的相似之處
先說,提出這些相似之處不是要說抄襲,能拍出歐美電影的感覺絕對是令人驚喜之處。
- 地下避難室
- 事實上,關於教宗那一段,我都有種類似逃出絕命鎮的感覺。或者說,這樣的質感已經打造出那種邪教的風味了。
- 禮堂大戰
- 有點金士曼的教堂大戰的既視感,也可能是帶有戲謔感的黑色風味所帶來的感覺。這部分很讚的。
遺憾與最後的吐槽
- 最後女方送的衣服的含意我沒看懂,是要致敬懷錶與梳子的故事嗎?
- 警察這幾年來追逐的執著或者原因沒有發揮
- 關公那邊關於命運的意象只停留在子彈與槍,如果後面還有就更好了
- 男女主角在海邊的那場戲有一個很尷尬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笑點
- 男女主角那邊有一個怪手林立的畫面,不知道是有甚麼意象,或者只是純美感
- 香港仔跟女主角的關係感覺是初次見面,感覺不出相處很久
- 開場戲公祭說從臺北下來很辛苦,警車也是寫桃園,但是卻有臺北的捷運(還是那是機場捷運?)
-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明明也不算是苦大仇深,但背景風格卻是一種陰暗的感覺……
總結
希望往後的國片都能保持這樣的製作水準,也期待這部片能帶來好的效益。故事中還有很多奇妙的支線,也許未來會變成電影宇宙?有或者,下一部可以收束一下分支,做一個更純粹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