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遊☆戲☆王》實卡環境變遷,多數的卡不適合加入牌組,淪為卡本裡展示的收藏,或默默無聞地堆疊在不見天日的卡盒中;遊戲氣氛也隨著越強的效果變得更為倉促,做招時間越長,但實際交戰可能沒幾回合就結束了。
雖然看似變得更刺激、更講求戰略與牌組配置,但...這很難成為能交朋友的遊戲啊...比起「真好玩! 我們再來一局!」,莫名其妙就結束可能佔大多數,一開始加入就被迫接受這樣的環境,想讓拳頭採取攻擊表示的情況,我想應該會越來越多...
此篇除了展示部分遊戲王卡的收藏,也是結合《遊☆戲☆王》的「大師規則」、「RUSH DUEL(超速決鬥)規則」創作的遊戲,希望每個人能用上所有收藏、沒用上的卡片,進行一場能與朋友同樂的決鬥。
兩年前也用相同的構想創造出類似的遊戲:
「牌組構成」的卡片數量參考第二篇,因遊戲中會大量抽牌,建議的卡片種類張數配置(上級怪、下級怪、魔法、陷阱)如下:
兩人:80(16、32、18、14)至100(20、40、22、18)張(一人平均40至50張)
三人:99(20、40、22、17)至120(24、48、26、22)張(一人平均33至40張)
四人:120(24、48、26、22)至140(28、56、30、26)張(一人平均30至35張)
五人:140(28、56、30、26)至150(30、60、32、28)張(一人平均28至30張)
兩者怪獸卡差別在於此次設計的《遊戲王傳說》怪獸卡的攻、守值區間不同:
1~3星:攻擊力1000左右;守備力可達1600。
4星:攻擊力最高1600,多數是1500以下;守備力可達2000。
5星:攻擊力最高2000;守備力可達2300。
6星:攻擊力最高2300;守備力可達2600。
7星:攻擊力最高2600;守備力可達3000。
8星:攻擊力最高3000;守備力不限。
這套遊戲人數同樣是2~5人,遊戲的起始生命值為6000。
除了戰鬥上大致上的規則與《遊☆戲☆王》大師規則相同外,細節比較多,原則上我都是當玩家同時兼任GM(遊戲主持者)。
以下就在展示收藏之間,把規則順便講完,如果對這套遊戲規則沒興趣,就看看我的收藏吧! 有想知道哪張卡的名字,也可以留言問我喔!
實際遊戲時上圖的卡是兩張一組,以背面給玩家們選任一組,當作自身的「小精靈」栗子球與代表性的「王牌」,這兩張卡平常以背面蓋在玩家身旁,不算手牌。
「小精靈」可以隨時做為手牌來發動效果,召喚不占每回合的通常召喚次數,離場後會再回到玩家身旁,並可發動在墓地的效果。
「王牌」可以隨時做為手牌來發動效果,召喚會占每回合的通常召喚次數,離場後會送入共用的墓地。
「王牌」我都盡量依照慣例選攻擊力2500左右的卡,「小精靈」也都選栗子球,但實際要編出一樣的卡不可能,就隨意搭配吧!
隱藏的特殊事件規則:
若場上已存在「雷魔神 ??ā?、「風魔神 邦卡」、「水魔神 斯卡」任兩張時,若第三張魔神以召喚或特殊召喚的方式入場,場上三張魔神全部解放,從特殊事件牌組取出「門的守護者」(闇/11星/戰士族/攻3750/守3400),在持有第三張魔神的玩家場上特殊召喚,並得到效果:「對方回合若此卡與怪獸戰鬥,傷害計算時可以發動。攻擊怪獸的攻擊力變為0。此效果在此卡表側表示存在場上為限只能發動?次?!?為此卡持有者原先場上的魔神數量。
2. 遊戲開始、開啟場地
猜拳決定順序後,從場地牌組翻開一張卡並以正面放於上方,視為遊戲開始時的場地卡,所有人都適用這些場地或永續魔法的效果。
所有玩家都結束第一回合後,下一輪第二順位以後的玩家才能再換場地,舊場地卡則插回場地牌組最下方。若第二輪是第二順位玩家換場地,那下一輪要到第三順位的玩家才能換場地,以此類推。
為了更方便說明遊戲實際進行的場地,下圖對場地做個簡易說明:
本遊戲採用所有玩家共用墓地、牌組、額外牌組的方式進行遊戲,且一開始每個玩家的怪獸和魔法陷阱卡格都只有三格,圍繞場地中心的牌堆進行遊戲。
3. 我的回合、抽牌!
遊戲開始時,每個玩家發的手牌數量由參加遊戲的人數決定,兩人7張(4怪、3魔陷)、三人6張(4怪、2魔陷)、四~五人5張(3怪、2魔陷),若手牌的怪獸都是上級怪獸,可要求GM重新發牌。
與大師規則不同,抽牌階段需從上述提到的兩種牌組(怪獸或魔法、陷阱牌組)將手牌抽到5張為止,若手牌在5張以上,則只能從任一牌組抽一張卡。
由兩種牌組抽卡的比例、順序不限,玩家依照局勢決定怎麼抽。比如可以先從怪獸牌組抽2張、再從魔法陷阱牌組抽3張,亦可以交替牌組一張一張抽。
若抽牌階段,怪獸牌組或魔法陷阱牌組其中一組抽完,玩家則需從剩下那組抽到5張為止,無法從任一牌組抽滿5張或1張卡,就算輸家。
以下對兩種牌組放的卡做些介紹:
(1)怪獸牌組
編排的牌組綜合多樣化特性,特殊勝利、直接傷害、直接攻擊、反轉、聯合、二重和有遺言特召效果的怪獸,也塞了不少靈魂怪獸,協調怪獸則建議少量放入。
當然也有些超懷舊的怪獸! 初代主要角色用到的卡、一些有趣的系列我都有收藏,也可少量放入一些攻守值高於標準的卡~
還放入不少早期的通常怪獸,以及設計得很可愛、帥氣、效果有趣的卡,以及禁卡!
(2)魔法、陷阱牌組
魔法卡的種類比較特別,包含儀式魔法卡,儀式怪獸在這套遊戲中視為額外怪獸,一樣是發動儀式魔法解放自己手牌及場上的怪獸,從額外牌組特殊召喚。
經典的「蜘蛛轉盤」、「大嵐」、「洗腦」play,都能在這組牌中玩到。還有我很喜歡的守護者系列裝備卡。
陷阱卡部分同樣塞了幾張禁卡,這也是本遊戲的特色,不會因強力單卡使遊戲變得不平衡。「殘骸爆破」、「大成佛」、「命之綱」等等在實卡環境不好用的卡,在這套遊戲中反而更能發揮其價值。
4. 召喚怪獸!
與一般大師規則不同,玩家一回合可進行最多三次召喚。
召喚包含:一般攻擊表示(含升級召喚)、蓋牌成裏側守備表示。玩家能選擇都蓋牌,也可以先召喚兩隻怪獸、再釋放掉升級召喚。
另一項拓展場地規則:
玩家一回合一次,能將一張手牌以斜45度角蓋到場上,朝原本己方的場地兩側拓展怪獸或魔法、陷阱卡格,那些卡格該回合還無法使用,且蓋到場上的卡該次遊戲無法再拿起來使用。此規則能適時消耗手牌,或做為兩個牌組即將抽乾前、調整手牌數量的殺手鐧。
這套規則一樣有額外牌組,以下介紹一些額外牌組裡放的卡,由於此遊戲的怪獸強度偏低,選擇了一些不會破壞遊戲平衡的卡:
(1)儀式怪獸
理所當然的有加入戰士配方的「飢餓漢堡」!
(2)融合怪獸
融合召喚在此套遊戲中不需要發動「融合」魔法卡,直接將接己方手牌、場上符合條件的卡送入共同墓地,就可以進行融合召喚。
懷舊的融合怪們下方的素材都有放在怪獸牌組中,那張長得像列車的「金屬龍」也出現在驚樂園的卡圖中,是以前剛玩遊戲王最愛的怪獸。
當然還有元素英雄系列、寶貝龍系列,不過由於元素英雄融合怪有些收不到,就改成黑暗融合版本的怪獸。
(3)同步怪獸
協調怪獸在怪獸牌組中的比例較低,因為能三次召喚的規則,很容易進行同步召喚。
(4)超量怪獸
超量怪獸同樣選擇攻擊力相對較低的早期卡片,也是避免太強的怪獸很容易入場。
5. 戰鬥!
戰鬥階段的流程與大師規則相同,戰鬥結束後一樣有主要階段2。
唯一差異,就是不能連續兩個玩家的回合,都對同一個玩家進行直接攻擊。
之前提到的特殊事件牌組,算是這次改良玩法的最大特色,主要就是用於進化獎勵與特殊事件的獎勵來獲得額外的卡片。
(1)進化
召喚出特定名稱的怪獸後,GM會從特殊事件牌組將怪獸卡取出,加入完成特殊事件的玩家手牌,這些卡用完後一樣送入共同墓地。
上圖每一列最下方的卡都可以從怪獸牌組抽到的卡,只要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到場上,就可直接得到上一階的卡片,但每種類的進化都稍有區別。
比如最右排,召喚「小毛蟲」會得到「進化之繭」,但要進化成大飛蛾,還是需要等待相應的回合。
比如LV系列在召喚最低LV的怪獸後,中階LV的卡會直接加入手牌,再解放低LV的怪獸就可召喚中階LV怪獸並可直接使用其效果,而最高階LV怪獸則需滿足中階LV怪獸的條件才能進化。
比如召喚上排的「位元基哥」直接獲得「加加基哥」,召喚「加加基哥」直接獲得「巨大加加基哥」,召喚「巨大加加基哥」直接獲得「超巨大加加基哥」。
比如召喚「真紅眼黑龍」可選擇拿「金屬化?魔法反射裝甲」再進化成「真紅眼鋼鐵黑龍」(「金屬化?魔法反射裝甲」的效果會保留),或直接進化成「真紅眼闇龍」。
比如召喚「白魔導師比可兒」或「黑魔導師古蘭」可得到「王女之試練」,但需要滿足「王女之試練」的條件才能進化成「魔法之國的王女比可兒」、「魔法之國的王女比古蘭」。
比如召喚下排的「星光劍士」,是直接獲得「並肩戰鬥的星光劍士」,不須解放「星光劍士」。同排的「精靈劍士」、「吃使徒蟲」也是如此。
(2)特殊事件獎勵
召喚、特殊召喚出特定名稱、種族或屬性的怪獸後,GM會從特殊事件牌組將魔法、陷阱卡取出,加入完成特殊事件的玩家手牌,這些卡用完後一樣送入共同墓地。
上圖第一橫排的裝備卡,由左到右需要滿足的特殊事件:
「電光鎗」: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E.HERO閃光人」。
「心眼之鉾」: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攻擊力為1000倍數的怪獸。
「火器付機鎧甲」: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昆蟲族怪獸。
「草薙劍」: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靈魂怪獸。
「蛻皮逃脫」: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爬蟲類族怪獸。
「閃光城堡」: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光屬性的怪獸。
「火焰令牌」: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炎屬性的怪獸。
「惡魔的香吻」: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女性角色的怪獸。
上圖第二橫排的裝備卡,由左到右需要滿足的特殊事件:
「融合武器」:特殊召喚等級六以下的融合怪獸。
「儀禮武器」:特殊召喚等級六以下的儀式怪獸。
「融合武器 村雨」:升級召喚戰士族怪獸。
「閃電劍」:場上有水屬性怪獸時,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戰士族怪獸。
「神劍─鳳凰之劍」: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戰士族怪獸。
設計特殊事件獎勵卡的條件,大致上都與卡片發動條件相同,只要特定怪獸在場就有獎勵,因為都只有一張,所以也是先搶先贏。
規則說明完畢。
無論你是慢慢看完說明,還是跳過說明直接拉到這裡,最後就來展示藏在怪獸牌組中的妹子卡啦!
其中個人較喜歡下圖這幾張,本文的封面怪獸是位於右上角的「元素女武神」(エレメント·ヴァルキリー),算是我最早開始玩X版的遊戲王時就迷上的女性角色,而長大後網購越來越方便,也收了一張當紀念,但擺在卡本裡又玩不到,亦無法融入其他牌組的戰術,這也是開發這套遊戲規則的初衷。
上排的「月之女戰士」和「太陽戰士」是設計成相對的兩張卡,左數第二的「漣漪的艾蕾莎」(水面のアレサ)則是一張很有仙氣的卡,我很喜歡她單膝跪在平靜水面的感覺。
而左下的「惡魔調教師」(デーモン·テイマー)對我也很有紀念意義,剛入正版遊戲王坑時,用買的第一套套牌中重複陷阱卡,和朋友換了一大疊廢卡,其中一張最亮眼的卡就是她,我也只在心裡問朋友:「你不後悔嗎?」,香的卡片可以香一輩子呦。
若你也有甚麼珍藏或喜歡的卡片想分享,或有哪張卡讓你印象深刻,也歡迎留言,本文就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