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連結)
現在,有些軍官看過了Pedersen device的展示,於是他們決定要上更高層級的人也看看。新的代表團由一名姓Beattie的上尉、年輕時的朱利安·哈撤(Julian S. Hatcher,退休時是美國陸軍少將、槍械專家兼作家)和幾個Remington代表、約翰·彼得森等人組成,去了一趟法國。
他們在法國一樣為了機密性,只對少少幾個人展示,包含美國遠征軍總司令約翰·潘興(John Joseph Pershing),而潘興上將感到十分驚豔,認為這可以成為美軍的奇蹟武器(題外話,這還蠻奇怪的,他可是在可以採用現有的Lewis輕機槍時拒絕使用的人,可是卻看上了只有原型的Pedersen device),於是下單購買了十萬個「美國1918年型.30口徑自動手槍(United States Automatic Pistol, cal .30, Model of 1918)」。
蛤?手槍?
之所以被稱為手槍,是因為他們還是不想讓外人知道美國準備好要痛扁德國佬一頓了。他們決定用假型號名下單來掩人耳目,而他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預算項目名稱就是手槍了,畢竟在買裝置本身的同時也要買一大堆的.30 Pedersen彈藥,而後者基本上是手槍彈。雖然不是完美的掩護,但也沒有更好的選項了,所以......
在美國陸軍的1918年度預算書上,這是一把手槍。
有趣的是,這個為了保密而使用的採購名目實際上造成了蠻大的爭議,因為在審預算的不知情國會議員眼中,這個新採用的「1918年型.30口徑自動手槍」並不是什麼奇蹟武器,而只是一把手槍,但潘興上將卻要一口氣買這種東西十萬把?美國陸軍已經有一堆M1911了,而且也有和Colt、Smith & Wessen談好合作,根本不需要再多一種手槍型號,更不用說美國人對不是.45口徑的手槍根本過敏。結果就是,知情的少數人必須要不斷承受國會質疑,還要不斷辯護這個他們自己也知道聽起來超愚蠢的「1918年型自動手槍」採購案。不過他們最後有成功說服國會,保住了這筆預算。不僅如此,實際購買量從十萬個加碼到了十三萬三千四百五十(133,450)個。
另外,雖然這現在比較少人知道,不過當下美國陸軍使用最多的步槍實際上是Enfield 1917而不是M1903 Springfield,而更少人知道的是Remington硬是也弄出了給Enfield 1917的版本。
該版本,被稱為Enfield 1917 Mk. II,而且下訂量更多,達到了三十五萬多個,但生產來不及開始。這一把在Murphy Auction House 2009年秋季拍賣會上拍賣成功,當時落槌價USD 40,250。
最後,美軍軍備局估計每個Pedersen device需要至少5000發彈藥,所以最後訂了八百萬發.30 Pedersen。裝置本身會全部由Remington生產,彈藥由Remington彈藥部門準備要擴大的新廠房生產,M1903 Springfield Mk. 1步槍則理所當然的由春田兵工廠製造。
Pedersen device的生產訂單下來了,現在困難的是生產。記得,要開始量產,首先要先建立生產線,而Remington不但要同時設置裝置與彈藥的生產機具、找新勞工來製造這種因為要插進另一把槍而需要高生產精確度的槍,還同時要保持秘密性,全部的因素加在一起讓整件事變得非常複雜。美國政府有先給Remington五十萬美金,還有協助建立設施,但這個金額很快就飆升到了六百萬美金,就算Remington使用因為俄羅斯帝國被推翻而空出的Mosin-Nagant產線也還是杯水車薪。之所以金額如此龐大,是因為這筆錢不只被用在設置Pedersen device及.30 Pedersen產線,也被用在建立Remington負責的M1918 BAR產線上。
由於這一堆設備設置、募工和其他雜事非常耗時,導致Pedersen device的預計交貨日拖到了1918年12月。這其實還算可以理解,反正一開始訂單裡就註明美國陸軍不打算分太多批收,要求一批最少要一次給五萬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潘興上將不希望分太多批接收,免得讓德國人有機會先接觸到Pedersen device的資訊,造成他們有所防備。之所以是1919年春季,是因為冬季的時候,受氣候影響,地面會泥濘不堪,戰爭都會進行的特別緩慢,到了春季、土地再次堅實的時刻才是適合一次突進的季節,也是潘興為這一批奇蹟武器(Pedersen device、M1918 BAR和M1919 Browning機槍)所設想的最佳戰場。
然而,潘興想得很美好,戰爭卻不如他的預期: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戰爭一結束,原本對Pedersen device頗有熱情的美國政府突然就不太想理睬這些要價數百萬美金的所謂奇蹟武器了。
Enfield Mk. II?沒了,跟從來沒有存在過差不多。
Pedersen device?砍單,剩下差不多六萬五千把,這些差不多在1919春季完工。
至於M1903 Mk. 1步槍......很有趣。國營的春田兵工廠在政府決定不搞這東西之後就把生產速度降到非常的低,但生產期卻一直拉長,到了1920年才停止,最後完成了一百五十多把,也就是說每六百多個Pedersen device才有一把M1903 Mk. 1可以用。可以說,Remington和春田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在幹嘛。到了1920年,全部的Pedersen device和M1903 Mk. 1都進了軍方庫存。
1919年,對Remington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申請完Pedersen device的專利。因為是機密的關係,這些專利一直卡在專利局沒通過,但現在他們希望能夠趕快通過,這樣他們才能試著把Pedersen device推到國際市場上,看能不能從已經沒興趣的美國政府之外的國家賺更多錢。
然而,美國政府還是因為機密因素稍微拖了一下,他們對保持機密的堅持持續的比對機密本身的興趣還久。最後,約翰·彼得森在1920年得到了專利,不過美國政府還是一直不想讓Remington有機會把這東西推銷到國外,因為他們並不想讓其他國家知道有這種東西的存在。
Remington很火大,但是對於國家的阻撓,他們也只能生悶氣。他們已經把大筆的錢投資在了這東西上,而且這本來應該要是市場上最厲害最強大的新武器的,現在卻被政府壓著不能賣。他們能做的最大的事情只是去找美國政府,然後要美國政府付錢賠償Remington的利潤損失,不然他們不會閉嘴,價碼是一千五百萬美金。美國政府笑了笑,然後無視了Remington的要求。
不過就算這個要求被無視,還是有人可以賺到錢。約翰·彼得森自己就收了Remington和美國政府一同支付的十萬美金專利授權費,還有Remington的分紅:每在美國境內賣出一個裝置能多賺一元,每賣出一個彈匣0.1元,每在國外賣出一個多賺1.5元。
另外,美國政府在生產規劃階段就對Remington做了「保證利潤」的承諾。在一戰還沒結束的時候,美國政府的確熱切地想要拿到Pedersen device,所以他們要Remington先不要管成本和利潤之類的複雜售價計算問題,總之美國政府會保證Remington每生產一個Pedersen device就能賺到2元,每個彈匣0.3元。這是Remington回收成本的最後機會。
但是,正是這模糊的承諾,讓雙方又爭執了很久,因為美國政府一直不想承認Remington的估價,還一度想從六百萬殺價到三百萬,不過最終金額未知,因為這筆錢最後被併入了支付M1918 BAR的款項中。
總之,現在是1920年,軍方手上有一堆用不到的Pedersen device,他們該拿這些東西怎麼辦?當然是先重新測試,在一戰期間的Pedersen device根本只有在軍方幾個人面前射過四個彈匣。他們將Pedersen device送到法國去做還是很秘密的測試,這測試秘密到甚至有軍官一度找不到測試地點,但是又因為過於保密,他問路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知道這個軍官在說什麼鬼東西,很尷尬;另外也有一些由美國陸軍騎兵在本土進行的測試。
這些測試最後導出了一個結論:Pedersen device用了太多的精力在太複雜的事情上,卻只能在一種特定的戰場上得到非常微小的優勢。
在一戰中,Pedersen device因為過於保密,完全沒有機會接受有一定規模的測試,所以這些問題到戰後才被發現。第一,.30 Pedersen並沒有像原先預計一樣的強大,射程並沒有到達500公尺,反而只能勉強達到350公尺。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因為壕溝戰中的無人區通常至少有400~600公尺寬,射程只有350公尺代表美國步兵必須在空曠的無人區中頂著敵方火力壓制更換裝置,使得原本有著靈活戰術彈性的神兵成了靶子。
第二,更換裝置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相對耗時,這和第一個問題結合起來之後會大大減少美國步兵的數量優勢(敵人更有時間削減我軍人數),進而減少等一下的快速射擊火力的優勢和士氣。另外,也有步槍兵在更換過程遺失槍栓的疑慮。
第三,因為前兩點造成的問題,增加的六公斤就沒那麼值得了。
第四,這東西完全為了壕溝戰而生,在其他情況下都有更好的替代物(甚至說在正規壕溝戰下也有替代物也沒有問題)。要CQB?用衝鋒槍啊,反正以後我們也會有。要遠距離?普通的M1903就做得更好了。火力壓制?M1918 BAR和M1919會把你當笑話看。
第五,上一回中,我有談到Pedersen device的可變尺寸,我打算在這邊再強調一下和可變尺寸相關的事情。在上一回中,我寫了:「眼尖的人會注意到Pedersen device的槍口形狀看起來像是步槍彈殼,這是因為Pedersen device必須將前端插進M1903的膛室。然而,每把M1903的膛室情況都多少有些不同,所以Pedersen device可以微調前端長度,以求最大程度的貼合膛室,讓膛室壁支撐為了尺寸限制而變得非常薄的槍口端。」但這不是唯一一個需要完全貼合機匣的理由。
這是一個Pedersen device的爆炸圖,其中25號零件是唯一一個將Pedersen device固定在機匣內的零件,只有與彈匣阻斷選擇桿有一個非常小的接觸面積。
如果尺寸調整不正確導致Pedersen device過短,鬆到可以在機匣中前後移動,那麼後座力是有可能導致25號零件受損,進而造成嚴重故障(整個裝置往射手臉上飛),這絕對有可能在隨便哪個步兵的手中發生,而這沒有人想遇到。
第六,其拋殼能力並不好。因為空間限制導致Pedersen device必須同時利用撞針當作拋殼器,但因為撞針在正中央,不能給彈殼向側邊彈開的力道,所以實際上拋殼的動力大多來自彈匣中下一發要上膛的彈藥,下一發將上一發的彈殼推開。因為設計如此,能不能拋殼成功基本上完全靠運氣,甚至最後一發通常都不會拋殼成功,因為彈匣裡沒有「下一發」來推動空彈殼。
第七,Pedersen device的扳機很垃圾,竟然達到了22磅,就算春田兵工廠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試著改進也只能改進到12磅。正常來說,步槍扳機不會超過6磅。更詭異的是,Pedersen device的滑套也很糟糕,每開一槍就會往另一側偏移,而上方為了讓射手可以使用瞄具而開出的溝太像照門,會害射手試著用那條溝而非步槍本身的瞄具瞄準。為了把裝置塞進M1903的槍機匣內,約翰創造了個工程學奇蹟,但相對的也是使用上的災難。
第八,這是小小的一點,槍身上裝著那個40發彈匣,造成使用者很難使用刺槍術。當時一戰才剛打完,所以他們還是有把刺槍列入考量,只是沒有很重大。
第九倒是很莫名其妙的結論,而且美軍似乎很重視這點,那就是「無法對飛機造成夠大的傷害」。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這麼執著於這件事(當時的步槍兵手中的M1903也打不太到飛機,美軍為何想要拿Pedersen device防空我實在是想不通),但他們的報告裡強調了這件事。好喔。
第十,Pedersen device的內部非常脆弱難照顧(基本上是一堆很弱的彈簧和細小零件維持起來的平衡,很容易跑掉、零件斷裂、撞針斷裂、彈簧彈性疲勞等等),光是打靶就很有可能故障,罔論戰場環境。還有,光是去法國來回一趟,那些測試用的Pedersen device就大量鏽蝕了。
第十一則最嚴重,為了行進間射擊而生的Pedersen device很不幸的沒辦法有效率的行進間射擊。
行進間射擊這個概念可以說是:「邊朝敵方陣地行進邊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而要進行火力壓制,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人要夠大聲、增長信心,也讓敵人知道自己正在被火力壓制,最好被猛烈的槍聲警告得不敢探頭,將空氣撕裂而過的步槍彈更用力地提醒他們這點,如果有幾個人被打中,鋼盔破裂,鮮紅的血液迸發而出,讓鄰兵膽戰心驚,那就再好不過了。然而,M1903 Mk. 1與裝置開火的槍聲非常的小,.30 Pedersen也不是什麼嚇人的口徑,射手沒有感到壯大感,也沒有什麼東西從敵人耳邊呼嘯而過,沒有什麼膽戰心驚,只有敵人勉強可以耳聞的孱弱噗噗聲,和射手對手上槍枝的無力感。
軍方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東西在剛問世時就已經過時,不但不是當時潘興上將所認為的奇蹟武器,可能還是個戰術大災難(相當正確的估計)。
好啦,所以Pedersen device從奇蹟武器變成了一場耗費數百萬美金的噩夢,軍方該怎麼辦?一開始他們考慮用來做鎮暴用,但好像過頭了。有高層想把這些東西塞去巴拿馬,但因為機密關係(對,就算已經確定Pedersen device沒有那麼得有價值了還是機密)而馬上被放棄。有人提議用來當訓練用步槍,但這和普通步槍差太多,用這個訓練新兵會讓新兵拿到普通的M1903之後搞不清楚情況。那麼改進呢?沒辦法,這東西能縮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就已經是工程學奇蹟了,試著加大威力或加強結構都沒有可能,因為空間太小了。軍方找不到用處,所以這些只能躺倉庫,成了束之高閣的軍事機密。
不過Pedersen device並非沒有留下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跡。在短暫的改進嘗試中,有一大部分是在對.30 Pedersen做小幅度的修改,其中.30-18 Pedersen這種彈藥被用在了一種Remington的原型槍上,這個原型槍的目的是作為小尺寸輕型手槍口徑卡賓槍,目標客戶是軍方,是基於約翰·白朗寧的專利。
該專利。
這把原型槍最後沒有脫離原型階段,但讓.30 Pedersen活到了1930年代,被法國微幅修改,選中做為新的標準手槍彈,成為了7.65mm French Longue。
Mle. 1935,使用7.65mm French Longue,也就是.30 Pedersen的直系後代。
最後,在1931年,Pedersen device終於解密,美國陸軍問了海軍跟海陸想不想要這東西之後就為了省倉儲費而將其全數銷毀,現存的所有真品都是被負責銷毀的基層人員摸走作紀念用的。感謝他們的手腳不乾淨,替我們保存了歷史。
不過M1903 Mk. 1沒有這麼慘,畢竟這些步槍還是步槍,軍方把扳機組換回標準版的之後就把這些步槍當成普通的M1903使用了。這些步槍到現在還能在民間市場上找到,數量反而比Pedersen device還多了,為此甚至還出現了再生產版(reproduction)的Pedersen device。
一把真的M1903 Mk. 1,和再生產版的Pedersen device。
----------------------------------------------------------------
所以統整起來,Pedersen device之所以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可以歸納成以下大點:
1. 過於挑戰工程學上的極限。
2. 直接跳過了正常程序,只向高層展示,並沒有經過適當的測試,問題繁多卻無從察覺。
3. 美國政府過度重視其機密狀態,導致這些東西只能枯等在無人知曉的角落中,沒有機會參與任何可能的改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