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的,日本的經濟每況愈下,此次舉辦東奧其實有想一股作氣翻盤的規劃,但有這種想法時,早已進入了死胡同,以下是我本人主觀下的看法。
說到經濟這東西,就不得不談它的運作模式,2010年全世界流動金額約為60兆美元,而2021年的現在流動金額竟已高達90兆美元,為什麼呢?這要從貿易的歷史開始說起。
一開始,單獨的農村聚落,再如何交換物品,其實也只是在村落這塊餅上互相交換而已,餅並不會變大,這也是為何人類早期貿易並不興盛的原因,後來,接觸了其他聚落,原本聚落的人發現了一件事:餅開始變大了,兩個聚落的資源互相交換,可以換得更多原本得不到的東西,此後,數個聚落集結成國家,貿易變為國與國之間進行,在此,其實沒有特別的改變。
15世紀,哥布倫發現了新大陸,自此,歐洲發現了,可以藉由殖民他國讓歐亞非這塊餅變的更大,而最後已擴展到了全球貿易,那問題來了:已經沒有其他國家了,要如何再讓餅變的更大呢?答案便是科技發展。
隨著科技發展,原先無法使用的資源(例如石油)變為可以使用,原先沒有的東西(汽車、飛機、電腦、網路、手機)變成了生活必需品,簡單來說,可以交換的東西變多了,因此就算金錢量增加也並未造成通貨膨張,可以說:科技發展讓全球這塊餅越來越大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美國,因為資金量大、科技發展環境優良、階級汰換快、政府支持等原因,造成人才大量湧入,而人才的湧入又促使科技更為進步,形成一個複利的概念,因此經濟總是名列前茅。
那日本做了什麼?日本自戰後的代工時期,進入了輝煌的科技研發時期,產品銷入全球,儼然是個經濟大國,而隨著泡沫化、韓國及中國崛起,日本的科技研發能力早已迅色許多,逐漸跌落神壇,甚至連政府也未察覺,日本早已許久沒有劃時代的科技產品,僅想靠東奧扳回一成,就算成功扳了回去,沒有明白科技發展的道理,勢必又邁向衰退,更可怕的是:衰退也是複利的概念(人才流失、大廠撤出、政府無資金鼓勵科技、國家資金量逐漸萎縮)複利到最後國力會趨近於零,也許日本政府該重視的,是長期面上的科技,而非短期面上的觀光。
日本也提供了我國一個警訊:我國一直是代工產業發達的國家,實際上研發能力遜色於他國許多,也許哪一天,其他崛起國家的代工能力強於我國時,我國便會開始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