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骨傳導耳機最害怕的就是漏音,也就是聲音變得像喇叭一樣播放出來,這麼一來就不是這麼「耳機」
不過這個問題我覺得討論焦點一直都錯誤,畢竟你如果想要聽到周圍的聲音,也不會想要耳機開太大聲
在OPENMOVE上,如果我想要聽清楚周圍的聲音,同時聽耳機,音量其實是開得滿小的,基本上從外面聽,要接近到兩個拳頭以內的距離才會有感覺
至於如果我開到一般享受音樂的音量,聽EDM類的曲子的時候,在最大聲的DROP是在1.5公尺就有感覺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該討論的,我覺得是在「骨傳導技術」上,而不是「有沒有漏音」
從上面我提到的兩個距離來看,雖然在那樣的距離以內會聽到聲音,但通常聽到的都只是「震動音」而不是「音樂」
所以我認為OPENMOVE雖然比我預期的效果再差一點,不過是合格的
2.音質
俗話說,骨傳導耳機就別在乎音質了
這兩年開始聽付費高音質的音樂之後,確實有感覺
音質真的不會太好,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滿平的不立體」
而在EQ上,雖然耳機提供了三種模式,標準模式、人聲模式、耳塞模式,但其實品質都還好
(試聽包含了電子音樂、日本流行音樂
標準模式: 感覺中低頻的部分很缺乏,甚至有些電子音樂的高頻會變得有點刺耳,再加上音質沒有太好,所以整體有點糊,不過這個模式在開到很大聲的時候應該最適合
人聲模式: 低頻又更低了,不過確實有好好突出人聲的中頻範圍,只是在聲音如果開到很大的狀況下使用這個模式,中頻反而會變得太大聲刺耳
耳塞模式: 如果沒有真的用耳塞,在這個模式下基本上是聽不懂什麼東西的,幾乎全部都推到高頻去了,但有戴耳塞的狀況下就是高頻比較清晰、低頻稍缺但比較乾淨的標準模式
基本上我覺得人聲模式應該是最乾淨的,因為標準模式的低頻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特別的糊 (也許跟音質沒有很好有關係?)
3.耳機外型設計
也許是我頭比較大吧,我在做出「抬頭」之類的,把下巴往上提的動作的時候,耳機都會開始跑掉,像是從耳朵水平前方跑到耳朵的位置一樣,變得懸空在那邊放音樂的感覺
就算沒有到這麼誇張的動作,偶爾在正常擺頭的時候耳機的位置有點位移不平衡,也會造成EQ的感受有變化 (不過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我太敏感了,畢竟有在小玩音樂)
不過這些問題在我身上最大的好處就是,會提醒我我駝背了...所以...
至於談到細節設計上,耳機上左側的隱藏操控鈕,還有右側的兩顆音量鈕,位置都很棒
-
總結:
至少以價位較低的AS660來說,我不會特別推薦
以規格上來說,看起來跟旗艦的AS800沒有差多少,所以我才選擇AS660,但我覺得始終歸類於「特殊用途」
除非你真的是想要開放雙耳的藍芽耳機,不然真的不會推薦AS660,而會推薦你好好去買一副入耳式藍芽耳機
至於AS800如何,實際有沒有比較好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我還真的很希望這樣一款高價位的藍芽耳機,有一個專屬的APP來操控各種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