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竿子就算不打翻一艘船,那根竿子也足夠顯眼,讓我們知道船上晦人的東西不少。
那個時代的悲劇並不會因為有正直的人也被證明存在就消失。
隨著史料逐漸被翻出,受害者和加害方都有未被銷毀的史料出現,甚至蔣介石的日記都被翻出來了,雖然沒有被完全公開,需要研究者的身分才有辦法查閱,但白色恐怖之事至少已然確定。
或是你有辦法找到中常會那些還沒被銷毀的紀錄,總之,那些不叫做成見,不是什麼史觀,是確確實實的紀錄。
至於你提到改制,終究是亡羊補牢而非什麼創舉。當初臺幣就是國民政府大量印刷導致幣值大跌,讓原本有積蓄的人民淪為韭菜。而土地租賃,也不想想那些土地是從誰拿來的。
不必一昧地看到反對的聲音就批評這些人,反正這些建設終究讓臺灣走出了經濟風暴的陰影不是嗎?那有缺陷的部分就是讓未來的人民可以檢討避免重蹈覆轍。
當然,不乏有人把這東西當作一種信仰,不可詆侮,那就隨便啦。
★★★★★★★★★★★★★★★
姑且不論這位仁兄的政治立場,或是這本書的書迷?看在他這麼有誠意的份上,以下是我對他的回覆:
???????????????
首先,我是覺得:在眾多確確實實的紀錄裡,針對一個時期,如果只選擇性地挑壞的來說,好的則是輕描淡寫或是隱而不發,那無疑是有成見的史觀。
不過話說回來,也很難不會有成見的史書或歷史小說,畢竟是人寫出來的,難免都存在些成見,例如陳壽先生的《三國志》也是存在些他自己的成見,需要其他史料去佐證。不過就三國的好壞並陳上,陳壽先生已做的不錯了。
其實我那篇讀後心得的重點是:明鄭、清領、日據的正負面都有寫,唯獨國民政府多寫負面,難免比例失調。起碼我從頭到尾沒說「那個時代的悲劇因為正直的人也被證明存在就消失」這句話。
我也沒說國民政府的正面成就都是「創舉」。其實明鄭時代在臺灣的正面建設也算不上「創舉」,作者照樣有寫出來。我是覺得:正負都要寫出來,不是因為那不是「創舉」就不必寫。
最後,針對閣下那句:「不必一昧地看到反對的聲音就批評這些人……」難道我看到一個作者敘述其他時期時好壞都有講,但偏偏對某一時期只講壞的不講好的,不能表達些微辭嗎?這樣叫「一昧批評」嗎?而且如此指控,頗有限制言論自由之嫌,難道只允許「國民政府壞壞」或是綠獨立場的聲音存在?
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觀感、反感、史觀,你不認同也是你的事,我也無意干涉。我也沒強迫你一定要認同KMT對臺灣的正面成就。
同樣的,我當然一樣有質疑或批評這本書的權利,我也可以針對「選擇性的歷史文學」去發表些微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