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精簡整理,欲看較詳細的內容,可點閱以上連結)
◎史記:
初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任職太史令(古代官職,負責記錄國史)的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2,500年的中國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
◎西南夷列傳:
所謂「西南夷」,指的是漢代對居住在今四川西部(含被共匪裁撤原我方西康的雅安、涼山等地)、雲南、貴州境內的民族及政權(除滇國由漢族莊蹻所建)的總稱。《西南夷列傳》正係紀錄這方面的大略情況。
◎史記作者:
司馬遷(前145 - 約前86),字子長,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是漢朝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其父司馬談是太史令,所以司馬遷在十歲時已能誦讀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等書。其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等大儒,並暢遊各地,採集傳聞。後繼承父業,接任太使令一職,還潛心修史,開始了《史記》的寫作,開創紀傳體史學,稱「太史公」。
◎夜郎、滇國活動年代:
根據考古的資料,夜郎一般被認為其在東周的戰國時代(前475 - 前221)便已存在,而牂牁江是今貴州六盤水市、普安縣的交界處,所以六盤水、畢節赫章可樂遺址這一帶被認為是夜郎古國的所在,漢武帝時期臣服於漢朝成為其郡國制下的犍為郡。至於楚國出身的將領莊蹻所立滇國,是於周赧王38年(前277)稱王,被推測至東漢安帝元初2年(115)才完全消亡。但夜郎的國君、滇國的國君,共傳幾代尚且不明。以下【本文】裡的「楚威王」、「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秦滅」、「漢朝年號」、「漢朝事蹟」,會以藍色括弧標註大概年代。
◎本文:
西南夷君長(注1)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注2)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注3)最大:此皆魋結(注4),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注5)以東,北至楪榆(注6),名為巂(注7)、昆明,皆編發(注8),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注9)、筰都(注10)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冄駹(注11)最大。其俗或士箸(注12),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冄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注13)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
※注釋:
(1)君長:君王與長官;部落的酋長。
(2)靡莫: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
(3)邛(ㄑㄩㄥˊ )都: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
(4)魋(ㄊㄨㄟˊ )結:頭梳椎髻。魋,動物名,狀似小熊,短毛,赤黃色,俗稱為「赤熊」;魁梧高大;惡劣。
(5)同師:古地名,今雲南保山市。
(6)楪榆:古地名,今雲南大理市北。
(7)巂:音ㄙㄨㄟˇ ,今四川西昌市(我方西康故地)東南。
(8)編發:把頭髮結成辮子。發,通「髮」。
(9)徙: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
(10)筰(ㄗㄨㄛˊ)都: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又自稱為「白狼」。
(11)冄駹:音ㄖㄢˇ ㄇㄤˊ ,亦可稱「冉駹」,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
(12)士箸:土著之民。
(13)氐類:氐族的同類。氐,五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