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GP
【開箱】第一臺Nikon相機.D7500(上)
作者:得丁★爆廃モード│2019-12-31 21:00:21│巴幣:12│人氣:3450
遲了N年,2019年11月,我終於入手N家的相機了!不過如果能夠早個幾年,這份喜悅應該會放大好幾倍吧!
事實上,我算是資深的Canon使用者,一開始要入手單反相機(單眼相機,DSLR)時,當然也是在C/N之間徘徊不定,最後是C家勝出!沒辦法,40k以下的同個價位,N家只能買到D90 + 18-105mm單kit鏡,C家卻能買Kiss X3(500D) + 18-55mm + 55-250mm雙kit鏡組,當然選後者。
時光流逝,雖然我一路上還是用著C家的相機,也入手愈來愈多機身、鏡頭,但心裡不時還是想要N家的機身,畢竟網路上總有人說,Nikon的機身對焦準度高、畫質銳利、動態範圍高容易後製……,等。但一路上又錯失了幾次機會,70D之於D7100,6D之於D750,7D Mark Ⅱ之於D500。
打從去年四月第一次出國到日本玩,十一月又因為演唱會而獨自到日本旅遊,今年九月又一次的自由行之後,便打算每年至少去日本旅遊一趟。所以現在存錢的目的又多了一個.旅費。
年底總算擠出了一些預算,想買一臺新的單反相機,可以兼任我的旅遊機。沒辦法!不是嫌7D Mark Ⅱ太大臺,而是她沒有翻轉螢幕!翻轉螢幕對我來說有點重要,因為我比較怕髒,拍攝生態主題有時會需要趴在地上拍攝,這個有翻轉螢幕會很方便;對焦速度不是重點,重點是低角度的取景能否在按下快門前便清楚知道。
我唯一有翻轉螢幕的60D(70D前年轉賣),因為不定時就會跳出Err 20的錯誤訊息,這是快門簾相關的系統問題,水貨過保要修很麻煩,只好封印起來。
所以要買新的,有翻轉螢幕的單反,就是要入手最近剛推出的90D囉?不!一來以APS-C片幅而言90D的畫素太高,3000多萬!二來90D雖然有4K無裁切錄影,但之前Mobile01有人懷疑,那是調降解析度至2.8K之後,再升頻為4K解析度的偽4K錄影!?(參考此01討論串)
無論90D的4K錄影是真是假,無所謂!錄影對我來說是必備功能,但不是絕對需要無裁切4K,但是現在我真的不想再入手C家的機身了。那入手無反(MILC)?不!C/N家的無反都還在發展中(無反我只看得見全幅機),SONY的就是貴,而且它的機身、鏡頭設計我覺得鳥鳥的(勿戰)。總之無反不考慮。
那麼就回歸至單反了,N家單反就兩個選擇,全幅的D750,與APS-C片幅的D7500;發現Nikon的型號很妙,多一個0就是次一個層級的產品線。
不入手D750的原因是,我已有C家的全幅機6D,全幅鏡頭也有好幾顆,目前不想出清C家全幅。D7500雖然比同為APS-C的旗艦機D500低一個層級,但終究是比較新的產品,4K錄影、內建閃燈、碳纖維機身,還有我的重要訴求.掀翻式螢幕(上下翻動)。來看一下D7500的規格表。
![]()
▲D7500重點規格。(來源網站)
以前買C家機身都衝去臺中市區找相機行買,這次很難得的用沒屋頂網拍,先買機身(鏡頭後詳),水貨總價22k左右可以直接線上ATM轉帳付款,黑貓快遞隔天就把東西送到了。
那麼,就省略那些不好笑的老哏(踢到or被箱子砸到?),直接開箱吧!
11/28,29 機身
◇外箱內容總覽,清潔小工具、說明書光碟、本體箱子、出貨單&發票。
IMG_4181 by leeatin, 於 Flickr
┕大概就是氣刷、拭鏡布、紙、棉花棒之類的。
IMG_4182 by leeatin, 於 Flickr
◆揭開封條及氣泡紙,先來欣賞一下,Nikon一貫的金色箱體。
IMG_4186 by leeatin, 於 Flickr
┕打開箱子,水貨,所以只有店家保卡。
IMG_4187 by leeatin, 於 Flickr
◇第一層沒啥東西,又厚又重的說明書會多扣運費,所以店家選擇不要吧?直接看第二層。
IMG_4188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內容物,由左至右為:相機背帶、觀景窗遮片、電池、充電器及電源線,另一種規格的電源線用不到、保卡、USB線,左下的就是相機本體。
IMG_4189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先看電池與充電器。
IMG_4192 by leeatin, 於 Flickr
┕透過插孔設計可以轉接不同國家地區規格的電源線,聰明!
IMG_4194 by leeatin, 於 Flickr
┕故意拍成D750。
IMG_4195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先把電池拿去充電,否則待會沒電試拍。
◇本體登場,油爆枇杷拌螫麵(誤!猶抱琵琶半遮面)。
IMG_4196 by leeatin, 於 Flickr
┕別害羞了,快出來吧!
IMG_4197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先來上下左右各個角度欣賞一遍。
IMG_4199 by leeatin, 於 Flickr
┕螢幕上的保護紙,在保護貼還沒來之前先不揭開。
IMG_4200 by leeatin, 於 Flickr
┕Nikon前側有幾個Canon沒有的功能按鈕。
IMG_4202 by leeatin, 於 Flickr
┕功能轉盤,表面有同心圓髮絲紋。
IMG_4204 by leeatin, 於 Flickr
┕快門按鈕,下方的撥桿是電源開關及機頂螢幕燈光,這點又是與Canon不同的設計思維。
IMG_4206 by leeatin, 於 Flickr
◇裝上先前入手的N50 f/1.4D定焦鏡,看看側邊的I/O ports。
IMG_4215 by leeatin, 於 Flickr
┕螢幕伸展操。
IMG_4216 by leeatin, 於 Flickr
┕跟Canon不一樣,快門作動模式是直接用實體轉盤切換。
IMG_4220 by leeatin, 於 Flickr
◆跟7D Mark Ⅱ比一比。
IMG_4222 by leeatin, 於 Flickr
┕7D Mark Ⅱ的機身比較寬。
IMG_4223 by leeatin, 於 Flickr
┕7D Mark Ⅱ也比較高、厚。
IMG_4224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入手D7500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60D,雖然不同系統的鏡頭群不支援,但一步一步來,慢慢出清用不到的C家鏡頭,再入手需要的N鏡吧!
IMG_4229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兩臺機身大小差不多。
IMG_4231 by leeatin, 於 Flickr
┕以後就是D7500的時代了!
IMG_4253 by leeatin, 於 Flickr
12/1 鏡頭
說到鏡頭,可真是一波三折啊!
我原本是要入手AF-S DX Nikkor 16-80mm f/2.8-4E ED VR,或是舊版的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的,前者是新型有電磁光圈的鏡頭,不相容如D90之類的舊型機身,後者因為仍是機械式光圈,較沒有相容問題。不過,有沒有相容問題,是建立於我之後是否要入手中古的D200或D80的前提之下。
但是,在沒屋頂上找幾個賣家問這兩顆鏡頭的供貨狀態(我只要新品),不是沒有回應就是沒貨了!
在這之間我仔細想想,C家我已經有EF-S 15-85mm f/3.5-5.6 IS USM了,需要在N家再買一顆類同焦段的鏡頭?
於是我作了一個很蠢的決定,入手D7500配套的kit鏡.AF-S DX NIKKOR 18-140mm f/3.5-5.6G ED VR。
為什麼說很蠢,因為單買拆賣的kit鏡,售價硬是貴了原本搭機身買的價格1~2000,還要再另外花錢買遮光罩……。唯一的好處就是這顆鏡頭比前述那兩顆,16-80mm與16-85mm都還要便宜,畢竟18-140mm等級較低,算是入門級旅遊鏡。18-140mm單價約6900元,16-80mm水貨約18000元,16-85mm公司貨也差不多價碼。
![]()
▲AF-S DX NIKKOR 18-140mm f/3.5-5.6G ED VR鏡頭的規格表。(來源網站)
既然決定要買,那就還是用沒屋頂,找同個賣家,鏡頭、遮光罩、保護鏡以及相機用的螢幕保護貼一起購買,然後去超商取貨付款。以下鏡頭開箱。
◆由上而下,外箱、遮光罩、濾鏡、鏡頭。
IMG_4257 by leeatin, 於 Flickr
◇遮光罩(左)保護鏡(右),第一次買HOYA的保護鏡。
IMG_4258 by leeatin, 於 Flickr
┕遮光罩為泰國製。
IMG_4262 by leeatin, 於 Flickr
◆打開鏡頭白盒。
IMG_4263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內容物,有綁橡皮筋的就是相機螢幕保護貼。店保卡、發票、鏡頭本體。
IMG_4264 by leeatin, 於 Flickr
◇鏡頭本體;果然是入門級鏡頭,沒有對焦尺,但她是內對焦設計,在這價位已算是不錯。
IMG_4267 by leeatin, 於 Flickr
┕推到140mm端的鏡長。
IMG_4269 by leeatin, 於 Flickr
┕裝上遮光罩。
IMG_4270 by leeatin, 於 Flickr
◆裝上保護鏡前,先來看鏡頭前玉的鍍膜顏色。
IMG_4275 by leeatin, 於 Flickr
┕後玉鍍膜也是偏藍色,可以看見金屬接環最外圈有層橡膠圈,算有基本的防滴防塵吧!
IMG_4276 by leeatin, 於 Flickr
◇裝上機身,順便幫D7500戴上了“耳環”,Peak Design的背帶快扣,方便好用。
IMG_4283 by leeatin, 於 Flickr
┕先借用6D的背帶。
IMG_4286 by leeatin, 於 Flickr
◆正面來一張,背帶有點違和感XD。
IMG_4291 by leeatin, 於 Flickr
12/14 Peak Design兩用快拆板&背帶快扣組
為了D7500,我再買了一組Peak Design背帶快扣組,以及一個可以跨系統,Manfrotto RC2/Arca Swiss通用的雲臺快拆板。
順便比較了一下Nikon的背帶與Canon背帶的差異,Nikon的背帶比較薄,跟好自在差不多,不像Canon的是整個都有止滑墊,只有中間一段。而且Nikon的帶子上沒有繡相機型號,只有廠牌而已,大概是因為D7500等級被降的關係(因為D500)。
也許之後這條Nikon的背帶會比較少用,就跟6D/7D Mark Ⅱ共用背帶吧!
◇快拆板外盒、快拆板本體、鎖定用L桿。
IMG_7902 by leeatin, 於 Flickr
◆快拆板正面。
IMG_7903 by leeatin, 於 Flickr
┕背面,LENS箭頭代表安裝方向,螺絲可用L桿,也可以用大一點的硬幣來鎖。
IMG_7904 by leeatin, 於 Flickr
◇將快拆板先裝上暫無主人的496RC2,沒問題。
IMG_7905 by leeatin, 於 Flickr
◆Nikon相機背帶已順利裝上快扣母座,合體成功。
IMG_7909 by leeatin, 於 Flickr
◇快拆板也可以裝上一顆快扣,並能順利裝上Arca Swiss規格雲臺。
IMG_7910 by leeatin, 於 Flickr
◆6D、D7500背帶比一比。
IMG_7912 by leeatin, 於 Flickr
◇最後,D7500的機頂螢幕背光感覺有點low,還是Canon的橘光好看,為什麼不是冷光藍呢?
IMG_7932 by leeatin, 於 Flickr
好了!開箱就到這裡為止,請期待(下)篇.試拍篇。
引用網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463917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