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
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
- Sound Field:泛指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
- Sound Stage:特指舞臺上樂隊的排列(包括寬、深、高、低)
在臺灣,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而言
因為無論是“聲音的舞臺”或“音臺”都無法讓人望文生義。
至于“Sound Field”,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
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
由于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布不均勻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間聲波反射條件的影響
- 有些音場是內凹形的
- 有些是寬度大于深度的
- 有些是深度大于寬度的
- 有些音場形狀就是四四方方,沒有內凹的
這種聲音舞臺不同形狀的再生,我稱為音場的形狀。
最好的音場形狀當然要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
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值得注意之處:
現場演奏時的錄音,其樂團的排列是寬度大于深度的
但在錄音室中,往往為了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式會改變
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
如此一來,就不是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
挑剔的讀者以及評論員們不可不察。
舉一首:LiSA - oath sign
LIVE:
LiSA為中心,左右音場拉寬,2電吉他在前排左右,爵士鼓後右,bass後左
專輯:
音場明顯變窄,深度以我目前的耳機無法準確判讀QAQ
Live跟專輯差滿多的吧,我個人是比較喜歡Live的感覺
音場位置
除了“形狀”之外,音場還有“位置”的問題。這里面包括音場的前、后、高、低。
有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向聆聽者逼近;有些則后退。
有些音場聽起來會覺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則又像坐在音樂廳的二樓看舞臺一般。
會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擺位與頻率響應的均勻與否皆為重大影響因素。
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如何呢?
低音提琴、大提琴的聲音應從較低的地方出來
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
如果錄音時樂團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時,音場內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樣出現。
像銅管就極有可能位置較高。
至于整個音場的高度?常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應該是音場的略低高度。
大提琴、低音提琴應在視線下
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
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高。
至于音場的前、后位置應該在那里?
應該在“喇叭前沿一線”開始往后延伸。
當然,這種最理想的音場位置不容易求得,因為它與聆聽軟體也有極大的關系。
通常,從喇叭后沿一線往后延伸比較容易求得
不過,不能“后縮”得太多。
音場寬度
常常聽到發燒友夸口:“我的音場不只超出喇叭、寬抵二側墻,甚至破墻而出。
”這句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來,則僅是有點夸張而已。
我想許多音響迷都有這種經驗,不必我再多費唇舌。
一般而言,音場的寬度可以寬抵側墻。至于破墻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
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夠看得到”音場在那里才算數
墻外的東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
所以,我的音場寬度其實在只在我的墻壁之內而已。
耳道耳機的話我聽過最大的也是半圓形腦袋範圍?
包含高音殘響的範圍頂多超出腦袋一點
真的看不到,但感覺有超過。
ps.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範圍,我寫得有夠抽象= =
音場深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深度感”,現在我把它歸于音場的深度。
為什么不像以前一樣,將它與層次感、定位感并列呢?
因為層次與定位談的不是音場,而深度感卻仍屬音場的范圍之中
所以,我將它改成“音場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稱之。
與“音場的寬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音場深度早已破墻而出,深到對街。
這當然也僅是滿足自己的形容詞而己。
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最前一線樂器與最后一線樂器的距離。
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
“寬到隔鄰、深過對街”這應該是包含在后面說的“空間感”中。
有些器材或環境由于中低頻或低頻過多
因此大鼓與定音鼓的位置會前沖
此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
有些音場的位置向后縮
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那是錯誤的。
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句話就不會錯了。
空間感
我常常說,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
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間感。
請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聽到”。
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
什么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
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
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
我甚至可以說,如果聽不到完整的堂音
那么“空間感”也無法完整的再生出來。
什么又是“堂音”?
堂音與“殘響”往往又被混淆不清。
大部份人誤認“堂音”就是“殘響”。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東西。
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后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
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除了感性的意義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
換句話說
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
的時間延遲
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
“殘響”在一般的解釋中,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射音。
但是,殘響有一個更嚴苛的時間定義
那就是指一個猝發音發生之后,聲音的能量衰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60dB)
的時間長度
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會說:“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真豐富、真美”
而應該說殘響較長較短。
反過來說,我們也不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太短”
而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空間感)真豐富、真自然”。
汗顏阿...我一直一來都不知道殘響這東西
而空間感我一直稱之:某聲音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