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地逛著圖書館的一隅,目光停留在這本名為《請殺了我》的日本小說。抱著中二病的閱讀情懷借閱了它,也不知道究竟在期待著什麼樣的故事,能把我的思緒帶離現實的煩躁感。
原文書名《オーダーメイド殺人クラブ》直譯成中文,大概是『按照順序訂製的殺人俱樂部』吧?!辻村深月講述了一個國二女生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她的心境發生了什麼變化,會讓她對同班的男生說:「你能不能殺了我?」呢?
沒有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與劇情變化,辻村深月用大量的文字描繪女主角小林安的內心戲,學校人際關係的壓力、家庭的歸屬以及自己的秘密愛好,似乎沒有人能瞭解自己的孤獨感驅使她一步步放棄生活。
前半段的鋪陳讀起來或許有些煩悶、枯燥,但看到女主角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後,我不禁在小林安的身上看見以前的自己。與同儕相處總是掛著面具的我們,得不到家人的認同與歸屬,在心力交瘁的臨界點走向極端,想讓這個世界後悔而做出行動。
「我要你殺了我。」
「?!」
「你害怕了?」
「沒什麼好怕的!你,想要哪種死法?」
於是,一本關於悲劇的記憶,寫下了第一章。
-------------- 以下有雷 --------------
故事的高潮在男女主角安排事件發生的當天。
其實這類故事的結局不難猜測,它們從來沒有讓主角死過。所以讀到這裡我一心期盼著作者能讓事件成功,好奇心作祟,就這麼一次也好。
然而事件依舊沒有發生。努力了這麼久、內心是否也產生了變化?書中的主角就像現實中的我一樣,活著。明天依然要面對同儕、家人,誰也不會懂我。
但是故事的結局卻出乎意料的充滿正能量。時間快轉到女主角即將升上大學,德川突然出現在她面前,交到她手中那份悲劇的記憶,乘載著多年前塵封已久的心情而顯得沉重。德川畫上那些未發生的悲劇,只存在兩個人的記憶裡,如果當年的事件成功了,世界會有所不同嗎?看著一幅幅德川筆下的現實,安的心裡一定踏實了許多。
我們都成長了不少,對吧?
其實《請殺了我》會讓如此我回味,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太過於寫實、殘酷,那些種種真的發生在許多人身上,也有多少『事件』真的成功,而世界卻義無反顧地向前走,無情地將這些人甩開。
看到最後我很慶幸他們活了下來,勇敢面對一切、成長,激勵著我去面對未來所有挑戰。
我不敢說這本小說有多感人,但至少它給我講述了一個很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