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波莎:
歐洲的多元文化衝擊問題,以時間長遠來看,最終文化還是會融合的。如羅馬帝國征服希臘、西亞各個民族時,各個部族還擁有自己的名字,但隨著時間演進,大家都變成了「羅馬人」。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其實有各個不同文化的民族,但是大架構下,我們只會知道他們是「印尼人」。
歐洲是一個不同民族不斷融合的地方,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十分棘手,但他們有很多經(jīng)驗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我不是歐洲人,所以只能近看他們的發(fā)展。
另外,雖然議題看起來是文化衝突,我比較偏好以「經(jīng)濟對立」方面去解釋。因為在歐洲保有高度自身文化認同的猶太人,並不會遇到穆斯林那樣的現(xiàn)況。而若歐洲還是像二戰(zhàn)之後富足強盛,我想並不會有今日那樣嚴重的衝突,而是外來移民會漸漸被童話、接納。(亞洲人在歐洲的處境又是另一個複雜情況了......)
還有有一個分類「多元」肯定是好事,那就是生物、生態(tài)的多元性。因為我們人類還需要依賴大自然裡的各式物種的特性,去研發(fā)各種藥、發(fā)明各種仿生機械來幫助自己。
04-16 22:49
白河:
最後一句話我朋友也曾經(jīng)對我說。一開始看來這是沒錯,但是這事只看到表面的好處,而忽略個體存在需要控管的成本。生為消費者,當然希望商店裡面有越多東西越好,但是生為經(jīng)營者,大概就不會這麼想了。
融合和同化是需要時間的,其間所處的衝突和隔閡也會是一個問題。為何學校會有所謂的資優(yōu)班和音樂班、體育班?要是為了想要多元而全部融合在一起,還得達到原來的目的嗎?其實我們多少都是有會否認多元是好的地方,就像是有些人討厭在街上看到遊民、外勞,和乞丐一樣。
04-17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