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派的揆一只是下屬,終究不敵鷹派長官的一道命令。)
郭懷一即將被處決之際,奮力做了最後的抵抗,並在臨死前警告荷蘭人:國姓爺(鄭成功)很快就會來收拾你們。
(人類為了生存,歷史悲劇不斷重演,難道不可能有解決的方法嗎…)
郭懷一事件結束之後,時間快轉到幾年後,揆一順利當上了福爾摩沙最高負責人,但郭懷一臨死前的警告還是一直在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上徘徊著,所以揆一一直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鄭成功接續(xù)東亞最大武裝海商-鄭芝龍的勢力,也是大明王朝盤踞在中國大陸東南沿岸的最後反抗清軍集團,其軍事力量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福爾摩沙的狀況來說,自然是非常大的威脅。
(成為長官後的揆一,造型設計得非常有特色。)
這些年來,揆一甚至主動派人去跟鄭成功接觸、談判,但卻得到非常技巧性的回覆,表面上釋出善意,並承諾不會侵犯福爾摩沙,私底下卻小動作不斷,包括曾禁止他所控制的東南地區(qū)漢人來福爾摩沙通商,企圖癱瘓東印度公司的經濟。
(詭譎、城府深的國姓爺,讓荷蘭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然而揆一並不是只有外患,天生反骨有主見的他,先前經常對前長官唱不同調,因此公司內部也遇到前長官的政治鬥爭,使他在管理福爾摩沙據(jù)點的情況更加地嚴峻。
(果然太有主見一定會被討厭也是不分種族的問題啊XD)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在1661年4月30號漲大潮這一天,鄭成功違背先前與揆一談判的承諾,帶著龐大的軍力從鹿耳門正式全面向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戰(zhàn),在這樣同時內憂外患的的狀況下,熱血、理想有抱負的揆一會如何面對這個危機呢?
(戰(zhàn)爭就是兵不厭詐!!)
What’s the story-淺解故事
本部漫畫主要改編自揆一親自編寫的自傳:被遺誤的福爾摩沙(1675年,臺灣譯本目前有前衛(wèi)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因此主要是以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的角度與揆一個人的觀點來詮釋這段臺灣人所熟知的歷史。
既然是改編,這本漫畫絕不是像史記、教科書那樣硬梆梆,除了真實史料外,也融入了稗官野史,就像三國誌跟三國演義的差異那樣,在人物、歷史事件的描繪上,添加了許多戲劇性和有趣的改寫,因此可以看到,雖然出場的人物都是歷史真實存在,但在每個人的設定和造型設計上都極具特色,對於事件的演出方式也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在真實與想像之間的拿捏,個人覺得真的蠻好的。
而作者在說故事的方式也極為成熟,並不會出現(xiàn)死板板的時代背景解說,一開由角色演出直接切入,自然地藉角色間的互動、動機來推展劇情,並在過場之中巧妙地運用漫畫手法,用精煉且不出戲的方式將所需要的訊息告訴讀者,完全不用擔心沒有歷史背景知識,也可以看得非常開心。
所以在這裡不得不再次提到幾個我個人非常欣賞的地方,第一個是角色設計,能將歷史人物運用漫畫手法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出猶如海賊王這類少年漫畫那般極具鮮明的特色,真的很有趣。
再來是熱血的動作戲,作者不管是演出、場景、構圖和分鏡技巧上非常有一套,真的十分流暢,配合這種陽剛粗曠的線條及畫風,動作場面讓我看得相當?shù)臒嵫^癮。
最後就是劇本的巧思,在這種每個人都已經知道結局的歷史改編作品,本部作品除了將故事熱熱鬧鬧地說完外,更成功藉這些歷史元素、事件的堆疊,完整淬鍊出有深度的故事寓意和觀點,真的是蠻好看的,而且我的最大重點還是 - 它只有一集(笑)。
(能在一氣呵成地在戰(zhàn)鬥過程中還能流暢帶入火槍的說明,最後一槍爆頭,真的很熱血過癮。)
心得雜談
常聽人說:歷史是由勝利者寫下。但後人真的只能照單全收嗎?
當初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和黑化鄭成功,馬上吸引了我的眼球,而且我才在臺南火車站前剛跟他的銅像打過照面,立刻在旁邊的金石堂看到這本書,是有沒有這麼巧XD
雖說是從揆一和荷蘭人觀點來畫”國姓來襲”,但並不是一昧叛逆極端地把他畫成十惡不赦的惡魔,反倒讓這位至今大多數(shù)臺灣人還放在神壇,尊稱開臺聖王的國姓爺變成一個會哭會笑、有血有淚,再真實不過的人,我相信就像當年幽遊白書的戶愚呂弟帶給讀者的衝擊,反派不一定是惡魔,而是讓我們更有共鳴的人。
回到故事背景本身,當年的臺灣,並不是特定屬於誰的,雖然荷蘭人強勢登陸後,在臺南為首的地區(qū)開始建立起殖民政權,但這塊土地除了他們外,還是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分享著福爾摩沙,比方以北部為首的西班牙人和當初課本都沒教的大肚王國與大龜文王國,而漢人移民和荷蘭人的關係更類似有簽訂勞資條件的共構殖民關係,只是混蛋慣老闆仗著自己拳頭大,逼得勞工不挺身反抗。
在這樣的角度下,鄭成功對荷蘭人開戰(zhàn),與其說”接收”臺灣,更像是”奪取”臺灣,一樣只是藉由自己的拳頭大小,把東西變成自己的,這種行為或許該理解成人性的真實展現(xiàn),讓我更能從這段歷史中得到共鳴與反思。
但反觀我們應該記載真實的歷史課本,卻是描述出堪比小說的奇幻,感到格外諷刺。
記憶是我們大腦構築外界真實一個很重要的依據(jù),有了這個,個人才能進而產生自我,有了自我認同,我們才能找到生存價值。
而我個人覺得歷史就像是一個社會的共同記憶,有了歷史,個人才能對於身處的社會構築出具體的樣貌,進而找出個人存在於社會的意義;當你所理解的歷史是虛假的時候,你還會相信能找到真實的意義嗎?
最後,再以開頭的問題延伸思考,身為人,是否應該用更開放多元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還原歷史、釐清真相呢?
我相信絕對跟鑽牛角尖有天大的不同的。
好啦,這部漫畫並沒有這麼嚴肅,真的很熱血!
它被我選入2017當年必看的漫畫之一(笑),推薦給大家~~!!
(關於大肚王國和國姓爺?shù)膽?zhàn)鬥,當時的荷蘭人並不是全面佔領臺灣。)
PS:雖然是臺灣本土漫畫,但我覺得這只是行銷上的分類,個人習慣不刻意強調或分類,對於讀者而言,好看就是好看,放諸四海皆準。
PS:這本書單看售價好像比一般的單行本貴,但不管是印刷、紙質和書皮等,品質都蠻好的,加上300頁左右完整劇情和選用比一般單行本還大的版型,個人覺得蠻值得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