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時看松鼠吃飯真療癒,就很老實地抓東西起來吃,也不會怕人。
這是在臺中某個知名的地方拍的,換個心情又來這裡玩了。雖然樹上有掛公告說別餵松鼠,但還是不少人會偷偷餵,希望松鼠別變成下一個臺灣獼猴......
目前尖端原創小說大賞進行到36XXX字,不意外的話距離預定的十萬大概是36%
這大概是我幾年內,最後一份原創劇本。
參加比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年邁入第四年,人也已經累了。
欸不是,並不是我不再寫小說了,我FB這樣寫一堆人以為我不幹了。是自己未來不大可能會為了比賽寫小說,我寫故事,但是是為了自己想看的。也是有可能跑比賽,但不會有新劇本,只會是以前的參賽稿加以調整改寫再投出去。
今年籌備稿件產生個很奇怪的現象,故事不是往年的"Chasers",今年的故事是高二的企劃,但這個企劃卻在大一的二月成功被完成,名字叫「身為邊緣人的我看見唐吉訶德正追著蘇格拉底」,名字很長我知道,是一部回歸過去型小說。
當年要寫這部剛好遇上RE:0和RELIFE的熱潮,加上我當年其實只創作好頭尾與枝節,但整部故事沒有「核心」,所以本來這部是要投給角川的第二屆輕小說新人王,但很不幸地是我當年要跑大學面試,無暇投入一個全新的故事,才會改寫第三代的「Chasers」只投尖端,沒有投角川的比賽。
後來發生甚麼事,嗯你懂得......
然後,寫這份稿件,我終於從一種從「完成一件任務」的心情跳脫出來,而是在「寫一個自己喜歡就好的故事」。雖然表意識上非常高興,但寫稿的過程人卻一直在喘,胸悶得厲害,我已經被潛意識壓得喘不過氣來。
人生第一次有這種表意識被裡意識徹底打敗的感覺,隨著寫稿的時間過去,我腦海一直浮現出幾個月後,我又沒贏得比賽的那種畫面......而且我寫稿寫到頂多兩個小時就不行了。
這時候才意識到,我已經被自己失敗經驗型塑的壓力壓垮了。
持續下去不是辦法,我今年真的覺得,我幹不下去了......
不是因為不想做,是我的身體主動告訴我一句「做不到」。
這只是我的直覺,我也不懂為甚麼一個精神上的寫故事會被自己的身體反彈,多沒有道理啊!
三年來,我在這條路上,只有第一年有被人棄嫌過,之後就從來沒有人給過我負評--
因為我連「讀者」都是一個很奢侈的要求,別人都在煩惱說被人催更、催稿,被人罵寫爛盜梗,但這也不是我的困擾--
因為觀眾非常有限,不過我很感謝他們!
但你說那些參賽作品呢?現實世界很多朋友跟我私訊、私底下跟我說、現實中跟我說,他想看我的故事,從第一年最菜的時候,到我進總決賽那年,前前後後可能有快五十個人(我指現實的周遭生活圈)跟我「拿走」過稿,但,有讓我知道你真的有「看完」我的故事的人,也不過就三個。
多數人都只對那個當下很有熱情,或者講句難聽的,他們可能只是不希望我傷心難過,想給我個鼓勵才那麼說,他根本沒在看小說。
大家都笑容可掬地鼓勵我,要當個作家,我做得事情超屌的云云......
漸漸地,這變成一股「名為溫柔的壓力」,我從來沒設想過,人的溫柔、人的關心竟然成為自己想不斷逃避的壓力......
每次我主動去問「你看完了嗎?」「哪裡你覺得寫不好」「你看到哪裡了」,得到的回答不外乎就是「抱歉,我還沒看」「下次!我下次就都看完了。」「我現在看好了!」。
你說我很生氣嗎?我覺得我應該是「很悶」,我就在想,是我一直提這件事,給你一股很大的壓力讓你屈就我,還是我真的寫得很爛很爛,你不好意思打槍我之類的。我都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反正就自己去扛這些,自己去檢討自己又做錯什麼,久而久之像現在在大學,有人再提到想看,我都變相敷衍掉了。
反正你真的想看會一直跟我提,不可能只有那個當下。
總結一句,我覺得最後壓垮我的,竟然不是嚴重的網路謾罵--
是來自人群周圍的溫柔、體貼和同情,還有沒結果的約定。
對不起,講話有些言重了,但因為自己的經歷,對創作這件事睡Z自己其實很迷惘,我漸漸分辨不出來,他、他、他還有她誰講的是實話,誰講的是同情話。
(結果這篇文章發完以後,小屋的小說馬上灌一卡車的亂罵進來(?),我沒有期待這個!別無限上綱我講的話拜託......)
三年多來也接了很多關於文學、劇本方面的委託,但......我沒有寫好,才慢慢了解到,我強的真的不是文學、不是文科,我只是熱衷在創作自己的東西。
然後漸漸地,我只是一直拿出道在壓迫自己寫文章,越來越不像在創作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創作出一堆「因為所以」,一堆自己也不喜歡的劇本,連我都在敷衍了事。
就像月刊少女裡的一段話--
人一旦習慣就容易忘記初衷
這段日子自己累了、真的累了,機會一年比一年少,觀眾也是,生活圈已經改變了,大家不像中學時代,有那麼多幻想和時間把熱情投注在小說上。
我想再次,去熱衷創作自己的東西.......不要再為了某個比賽去生東西出來。那段時間,自己其實已經淡忘掉當初那種創作故事的喜悅,自己當年應該是個為了寫別人沒有寫,但自己卻很想一看再看的故事那種人,曾幾何時我變了調。
想做一個遊戲、想畫自己愛畫的圖、想玩沒有觀眾的實況、想懷念以前打不起的遊戲機......
一個連原作者都不想再看的故事,又,一個沒有觀眾、沒有評審的故事,也沒有太多存在的價值吧?
-----------
「我沒有針對任何人,我說的是系上每一個人,根本都沒有資格進這個系!」
這是幾個禮拜前,我被自己系教授教訓的一句話。
當下聽當然很不爽啊,不過最近這個心境有一點改變。
簡單講一下教授這樣罵的背景。簡言之就是系上普遍成績很爛,教授覺得這成績不如他以前讀母校的班平均,學生素質爛到一個炸怎麼的。
欸不是啊,睡Z很清楚自己能力不好,而且那時候我有一科跟高中是沒甚麼銜接的,讀得很爛那時候,教授就問我出了什麼問題,我解釋一番,大致是說「高中沒學過,而且教科書都全英文外加專有名詞」云云,結果馬上被教授罵到臭頭,大意上是說「你根本沒有心要克服這問題!這本來就要自己去解決的」
那你問我幹嘛啦!問給自己罵一頓!你就不想聽理由齁!
後來大致上去了解一下教授罵這番話的原因,我們教授是一個很熱衷於學業的人,所以他基本上就覺得,你進這個系就該付出你全部的愛在上面,付出全部的心血在上面,不是把時間、把心力分割到玩樂、愛情還是一些社交活動上,除非你真的優異到這個系的每項知識都懂了,足以屌打教授了,你再去搞這堆。
後面再補我們同學們一槍,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辦不到,還不給我念書!
教授這堅持要說他「錯」嗎?也不太盡然吧?就只是熱愛我們本科系的知識,想找到跟自己一樣熱衷於學術的人,嚴格說起來他還真的沒做錯什麼。
但這套理論,適用於我身上嗎?我到底是想追一份穩定工作、追逐金錢還是我有教授這麼強的熱愛在自己學術領域上?我最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當初有點看上這科系未來的薪資和自己的興趣所向進來的,但我覺得自己投入不少努力,成績依舊在班上的尾段.......
到頭來,我漸漸對本科系的東西失去信心和興致,自己只是想把有趣的工藝成品和工作放在一起努力,但現在呢?.......
時至大學,我還是不斷徬徨於自己的每個選擇,我還是從自己的心感受到無窮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