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D7000與18-105(kit)後三年多了,也拍了上萬張的照片,因為越拍越感受到kit鏡的不足,一直想要添購一顆大光圈定焦鏡,不過當初對於市面上鏡頭的表現還是有所猶豫而遲遲沒有下手,直到SIGMA發表了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才眼睛為之一亮,腦中浮現「就是它了!」的想法
上市初期到處都缺貨,加上我也不急著用,所以實際買到又是幾個月後的事了
-----------------------
在店裡裝上試拍,ART系列銷售狀況都很不錯,所以貨架上還堆了不少它的兄弟姊妹
如同許多網友所說的會移焦,焦點不意外的前移了3格,機身顯示準焦時都有點糊糊的,畢竟是藉由逆向工程破解機身,而非機身廠商提供資料
這樣的鏡頭還會賣得好,原因就是SIGMA的臺灣總代理恆伸的服務已經好到被稱為恆佛了,寄件過去寄回來會包得比自己還厚工、報修A還會幫你補B、半夜打去也有人接等等,甚至買水貨不買公司貨的都會被笑,所以當下就買單帶著鏡頭去驗證這個傳說了
雖然從文心路轉大墩六街後,邊走邊找門牌走了好一段路,還是想說恆伸唯一據點設在臺中真是項德政!
也許因為不是寄件或進一步的維修,跟之前到Nikon清CCD時比較並沒有特別驚艷之處,都是填表後很爽快的收件,不過SIGMA裝潢擺設有點類似攝影器材店,而Nikon則像是一般辦公室,在SIGMA比較容易放鬆~
調焦中到處亂拍,遠的近的都試一次,SIGMA裡的空調控制面板
調整完成後實拍,對焦都很穩定,速度也不錯,至於開大光圈或主體不明確造成對焦會飄,以之前短期借用過50mm f/1.4 G的經驗,ART會飄的時候,G也會飄,所以應該只是對焦模組不夠力而已,不過有少數人怎麼調都會飄,也許是鏡頭在那機身上真的水土不服吧
調焦後帶回家再開一次箱!
(雖然這是開第三次...)
(以下拍鏡頭的部分都是以手機拍攝,加上我的檯燈被徵召走了,只有天花板的燈能用,光線有點差,就加減看看吧)
過去SIGMA為了不輸原廠太多,常常在同級鏡頭中做得比別家還大顆,所以被外國攝影愛好者戲稱為BIGMA,並被視為預算不足下的選擇,時至今日,社長山木和人上任後將產品劃分為三類,art 、sport與contemporary,這顆鏡頭所屬的art系列定位是最高光學性能,為了打造這些鏡頭,免不了的又出現了幾個大傢伙,但有些光學性能超越原廠,甚至也賣得比原廠更貴
以50mm鏡頭而言,機身裝上這顆加遮光罩可謂霸氣十足,頗有BIGMA的風範
(77mm口徑也讓保護鏡價格貴一截...)
不過它也著實不輕,Nikon的50mm f1.4G也不過280克,它卻足足有815克,已經不是能長時間單手拿著平穩拍照的重量了
(為了獲得足夠光線,踩桌子把它舉到天花板,又因為手震重拍好幾次,差點沒被它重死)
當然,跟真·BIGMA比還是差多了
*圖取自大神
SIGMA的堅持,Made in Japan,沒有防手震,但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題外話,SIGMA的生產基地在福島,311後鏡頭供應也沒甚麼影響,所以請不要再抹黑福島說那邊不能住人了)
景深表尺,很潮但個人不常用的東西
-----------------------
(以下皆由D7000+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拍攝)
一般會選擇定焦鏡的主因,其一是畫質,通常價位差不多的定焦畫質會優於變焦,只是需要「變焦」時就得靠自己的腳了
f2.5
100%裁切,中央畫質拍印刷網點完全沒問題!
f1.4
100%裁切,即便是偏向邊角的畫質仍然難以看出減損,開預設的標準銳利度就很利
原因其二,許多定焦鏡都有著大光圈,除了製造朦朧的散景,也可以拉高快門速度,f/1.4就連以ISO 800拍攝躲在陰暗床底的貓咪都還能有1/30秒的快門速度,確實的把細節保留下來
*這是朋友拍的
kit鏡(18-105)最大光圈不過f/3.5,手持面對昏暗場景真的很頭痛,只能摸摸鼻子拉高iso,看著雜訊冒出來,有了f/1.4,需要的時候開大,不需要的時候跟著縮也沒問題,使用上更有彈性
不過大光圈並非無敵,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f/1.4全開,全開後景深過淺可能會像下圖一樣,貓咪鼻子清晰,眼睛卻已經糊了,全開後的畫面有時(其實是常常)反而不是自己要的
(知道歸知道,剛拿到鏡頭還是常常手賤去把光圈開大,拍了一堆悲劇的照片...)
會選擇SIGMA 50 f/1.4 art的原因,除了上述兩點,主因其實是它散景柔順而沒有什麼二線性,雖然也有二線性運用得當的例子,不過一般背景較雜亂的情況下,二線性散景常常是自己看了都會暈...
工業區的公共藝術,平常看起來不怎麼樣,多了雨後濕滑路面的反光效果卻意外的不錯,因為縮了光圈,同時可以看到十八角星芒
下面再放上一些隨拍
抉擇
風馳電掣
粼光
揮汗
黃昏與黃花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