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機用的是 LanCool PC-K9B,購買到現在剛滿一年而已,對這機殼沒有太多的怨言,整體來說是滿意的。唯一的缺點是側版公差過大,導致拆卸困難,我又很常更換硬碟,所以打算買一個具有熱差拔的產品。心目中有好幾個方案,最後還是買了聯力本家的 PC-Z60
![]()
有一天,這個大箱子就寄到了我家......
![]()
2011推出的產品。詳列了內部特點
![]()
臺灣製造,絕對不是 MIC 的爛貨,就是愛呆丸啦!
![]()
外表自然散發出一股貴氣....
![]()
就是這個 Logo!!
![]()
另一面也有通風口,你可以自由更換風扇的位置,看是要左邊或右邊
![]()
上方預付一個14CM風扇,可自行更換
![]()
左起 e-SATA、USB2.0、USB3.0*2、MIC*1、Audio*1、Reset、Power
![]()
看看這質感,鋁製 + 髮絲紋就是讚?。?br>
![]()
由上往下看相當的樸實低調
![]()
背後的屁股,兩個水冷口、12CM 風扇、八個 PCI 擋板
![]()
![]()
底部可抽式濾網
![]()
金屬腳座 + 橡膠止滑
![]()
打開前面板可以看到六個3.5吋熱插拔槽、底部一個不可移動的3.5轉2.5硬碟架,說明了聯力在設計之初規畫是上方六個做資料碟、下方做系統碟,不可插拔是為了防止誤操作
![]()
從側面看過去
![]()
打開側蓋內容一覽
![]()
後 12CM 風扇,附大 4PIN 延長接頭
免螺絲的 PCI 擋板工具
![]()
上 14CM 風扇
![]()
底部電源止滑設計,也有加高不會太貼底部
另外用過聯力的都知道,電源固定免螺絲
![]()
熱插拔 PCB 的部分,分兩塊電路板。每塊電路板大 4PIN + SATA 電源各*2,共八個接頭。由上而下先稱為 1~8,每塊電路板要接兩個電源接法為
第一塊:1+3 或是 1+4 或是 2+3 或是 2+4 任選一個組合
第二塊:5+7 或是 5+8 或是 6+7 或是 6+8 任選一個組合
![]()
從後面看過去。上方兩個5.25擴充槽,免螺絲安裝設計
![]()
零件包
![]()
掀開另一邊的側板。
已預付兩個 12CM 風扇,可依使用者需求安裝在左側或右側
防塵濾網附在風扇上,不需螺絲即可拆卸換洗
![]()
分段式開口整線工具
![]()
主機板安裝的地方底下有留兩個小口,方便走位
機殼大致先介紹到這邊,我們先換下一個主角出場
![]()
跟改裝軍團訂購的,包裝風格頗幽默
![]()
一樣是聯力家的 EX-H22SB,這是5.25轉3.5熱插拔,打算把整個可用空間都改成熱插拔裝置
![]()
側面示範圖
![]()
安裝教學
![]()
所有配件:兩個硬碟架、幾顆螺絲、鑰匙
![]()
正面。網狀散熱孔,那個鑰匙座是防止有心人士亂來,家中有屁孩的請善加利用
![]()
![]()
內部構造
![]()
預付兩個 SATA 線,你可以自行更換,我覺得品質不是很好就換掉了
兩個大 4PIN 分別是硬碟電源和風扇電源
![]()
後方 8CM 排氣
除了聯力兩兄弟,其實還有兩位隱藏主角,下面一一介紹
![]()
既然有這麼多 SATA 擴充槽,主機板的接頭自然不夠用,所以買了擴充卡
Uptech 是臺灣本土的品牌,也是消費級 RAID 卡的大廠,品質可以肯定的
![]()
保證書、說明書、驅動光碟、PCI 擋板
如果你是用 Win7 / 8 可以不用裝驅動,硬體裝上去就可以用了
![]()
今年製造熱騰騰的新品
PCI Express Gen.II 2x 介面
![]()
採用 Marvell 88SE9230 晶片??稍O定 RAID 0/1/10 模式
另外如果同時連接 SSD / HDD 也提供了 HyperDuo 混合硬碟功能
![]()
左上角有硬碟指示燈的外接腳位,支援 SSD / 光碟機 / 硬碟開機
![]()
正宗本土
![]()
4-Port SATA III
![]()
為了防 HDD C7 Error 買了富士康的 SATA 線,共二十條
![]()
![]()
![]()
![]()
因為捨不得剪,借用一下賣家的圖片
富士康的 SATA 線雖然沒有鐵扣,實際上卻非常的緊固,這是優點也是缺點,插上去就很難拔出來了,插拔的過程實在是很怕傷到連接埠......
把上面的零件全部組裝起來
![]()
手痕請不要在意,這是沒辦法避免的 (′?ω?`)
![]()
![]()
![]()
![]()
![]()
![]()
![]()
品質上來講聯力機殼好到沒話說,厚實的鋁板用料相當扎實,防塵性也極加,不過仍然有幾個缺點。
第一個是整線困難,我不知道其它人對於聯力那個獨特的整線扣具是怎麼想的,但我個人覺得非常不實用。原因在於它沒辦法重複走線,看上方的圖就知道了,幾根線就已把扣具塞滿,主機板的 24PIN 和顯卡的 6 PIN 只好往旁邊塞,還不如一般的開孔走線方式。聯力似乎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今年的新產品已經沒有採用這種整線扣具
第二個問題也跟整線有關,後方的預留空間太少了,如果把線藏到右邊的背板那根本蓋不上,聯力你就不能多寬個幾公分嗎?...
其之三讓我最無言的,CPU 8PIN 走線居然必須把上蓋整個掀開才能塞進洞裡,掀開之前又需把前置 I/O 卸除,等於說如果你完全按照聯力預設的整線方式,機殼勢必得徹底解體才可以
當然這些問題 PC-K9 也存在,只是當年沒發開箱沒機會抱怨,同架構的聯力機殼應該也是如此。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整線強迫癥,走線完美主義者,但又不喜歡太折騰聯力的殼最好不要碰
還有一個小缺點,硬碟零件沒有軟墊防震,PC-K9 反而有,幸好東西是通用的。如果 CARE 這點可以另外跟聯力買 PC-K9 的零件包
既然買了兩次聯力殼,代表本人是一個標準的抖 M,這些小事不會在意的;好的機殼一用就是好幾年,品質比較重要
會買這咖的原因開頭有提到,因為我經常換硬碟。以目的性來說 CFI 的太極也能滿足我的需求,或許你會問為什麼要買貴一倍要價六千多的機殼?
沒為什麼,因為它是聯力,
光聯力這兩個字就值3K了懂嗎?與其屈就於性價比,不如買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產品,PC-Z60 才是我的完美選擇
本篇文章特別感謝網友 Kivava Chang 和 glen246 在擴充卡上提供意見。原本是打算購買銀欣 EC05,雖然這張卡 C/P 值不是很高,然而低價位消費級擴充卡有品牌的沒幾家,拍賣上清一色都是白牌不然就是伽利略凡達克之流 (聽說這兩家也是跟白牌拿貨貼牌而已),EC05 貴了點但有問題可以找銀欣靠背
最後為何沒選 EC05?單純是加購了 H22S 發現兩個 SATA Port 不夠需要四個。登昌恆至少算大品牌,保固也寫得很清楚,就選它了
是說好像一直在講缺點,但其實我對這咖殼非常滿意。要打分的話質感100、功能 100、散熱 90、唯一就是整線部分差了點,能改善那就 Perfect 了